二十四种,四十六卷。民国陈恒和编。陈恒和,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收辑扬州先贤所著有关扬州掌故的著作二十四种,所收如清李斗《扬州名胜录》四卷、清焦循《邗记》六卷、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一卷等均为习见之书,且
八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代学者。顺治十年(1653)进士,入翰林,累擢江宁巡抚,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嗜学读书,不妄交游,其学源出
十卷。又名《玉壶清话》。宋僧文莹(详见《湘山野录》)撰。玉壶,为文莹隐居之地。此书成于《湘山野录》之后,约宋神宗元丰年间。作者收集宋初至熙宁中有关神道、墓志、行状、实录、奏议之类文集数千卷,并部分宋人
四卷首一卷,清桂星纂修。桂星,蒙古人,进士,曾任江油县知县。江油县志创于县令彭基士,续于县令瞿熙仲。嘉庆十年(1805)重修通志,大府檄调各县志,供省局备采。王令纂辑成书而未付梓。桂星乃就旧稿点定,补
二十六卷。清王喆生(约1697年前后在世)撰。王喆生,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好读书,重行检。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
三卷,附录一卷。钱东垣(生卒年待考)、钱绎(生卒年待考)、钱侗(1778-1815)校。东垣字既勤,一字亦轩,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嘉庆三年(1799)举人,官浙江松阳县知县,后为上虞知
不分卷。章炳麟(详见《春秋左传读叙录》)撰。作者承袭乾、嘉汉学传统,熟练地运用前人的文字音韵学研究成果,广泛地对《左传》和周、秦、两汉典籍进行比较研究,在考订、诠释《左传》古字古词、典章名物、微言大义
三卷。金李杲(1180——1251)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幼好医药,从学于名医张元素,尽得其传,对《内经》、《难经》等医籍深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
一卷。清沈涛撰。沈涛,江苏江阴人。字次山,生卒年月未详。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曾任江西长宁知县。纂有《长宁县志》,著有《念山堂诗集》。《江山遣闻》记清初清兵南下,破南京后,发布剃发令,江阴人民群
二卷。清蔡惠堂(其生平未详)撰。惠堂江苏徐州人。是书上卷总论《说文》所引古文,辨正各家之说,以衷一是;下卷分考古文字体,于形声义不易辨识者加以考证。其上卷辨正各家之说谓“《说文》所载古文,非尽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