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茅堂集

白茅堂集

四十六卷。清顾景星(1621- 1678)撰。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人。少年时代博闻强记,尤喜读经史,善做诗文。南明弘光时考授推官,明亡,隐居于淀湖,入清,屡征不出。后因举荐“博学鸿词”科,被迫入京,却称病未试。顾景星才气纵横,记诵广博,与方孝标、邵长蘅、周亮工等交好,名重一时,诗文与杜浚齐名,时称“杜顾”,又与张仁熙、胡承诺、吴骥合称“江汉逸民”。顾景星诗、词、文俱工,著作甚丰,但多毁于战乱或火灾。其诗词多反映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表现一代兴亡及战乱中百姓的疾苦,抒发故国之思与离黍之痛,不少作品带有史诗色彩。其文或议论历史,或品评人物,或阐发诗文理论,常有独到见解。《白茅堂集》凡四十六卷。包括赋、骚一卷、乐府三卷、诗二十二卷、文二十卷。其子顾畅所辑,其子顾昌编次、音释。有康熙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唐文粹

    一百卷。宋姚铉(968-1020)编。陈善《扪虱新话》以为徐铉者,实误。姚铉字宝臣,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人。自署郡望,故曰吴兴。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两浙转运使。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文

  •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

  • 谭苑醍醐

    九卷。明杨慎(参见《丹铅余录》条)撰。为考证辨论之作。书首有杨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序,自序中说此书之所以取名“醍醐”,源于“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意为此书为晚年精心

  • 许君年表

    一卷。清陶方琦(1845-1884)撰。方琦字子珍,号兰当,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进士,官至编修。治文字学,著有《淮南许注异同诂》、《字林考逸补本》等。《后汉书》无许慎生卒年月,清严可均《许君事迹

  • 博雅音

    十卷。隋曹宪音释。曹宪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仕隋为秘书学士,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游。精小学,曾奉炀帝命与人同撰《桂苑珠丛》,以规定文字。又注《广雅》并为音解,学者推其该洽。贞观中拜朝散大

  •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生卒年不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

  • 古文尚书考

    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谥清献。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二县知县。有善政。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 古表选

    十二卷。明张一卿编。张一卿,字次公,自号求知居士,安徽泾县人。生卒不详。本书辑历代表章,上起六朝之末,下逮于元。然六朝不过庾信、卢思道等数篇。元只阿噜台一篇。余皆唐、宋之作。分八门,即:贺、进上、辞让

  • 楚辞翼

    一卷。清董鸥洲(生卒年不详)撰。董鸥洲,北越人。此书为稿本,日本西村时彦辑《读骚庐丛书》本,大阪大学藏。

  • 医林大观书目

    不分卷。清改师立(生卒年不详)撰。改师立,字莲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监生,供职于太医院,曾参与纂辑《医宗金鉴》。在此书自序中作者称,乾隆四年时开馆编修医书,汇集了官府所藏秘籍及购自书肆的医书几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