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斋竹里集

白斋竹里集

七卷。明张琦(约1512前后在世)撰。张琦,字启玉,号白斋,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知兴化府,升本司布政使参政。著有《白斋竹里集》。是集共七卷,前有琦自序,称“守莆阳日,既梓平生所作。积数年,又得若干首,有相知君子赞予续梓之。文稿力绵不能尽刻,姑芟摭数十篇附诗之后”。据钱谦益称琦“家贫,弱冠游学吴、楚间,每诵自读至夜分,与其徒吸水噀面,醒则又诵读。自少至老,刻意攻诗,呕心刻骨,力去陈言,览者多怜其攻苦焉”,对琦评价甚高。又据载记云其“作诗力去陈言,虽一草一木,必远出象外乃已”。琦诗曾有前集九卷,刻在明正德间。是集自序于明嘉靖二年(1523),盖应系后集。琦在世当何、李盛时,其诗别以独造为宗,自开蹊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价其诗“如庭蛙鸣露,自极声致,然不脱于泥中”,是其用功虽苦,为诗有意生新,未免圭角太露。散体文则亦能纵笔自如。今观其诗文,的确不凡,俗套之语绝无,富有个性特色。其为明清士人推重,声名不爽矣。此集今有民国间张氏约园刻《四明丛书》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文园漫语

    一卷。旧本题程希尧(生卒年不详)撰。不著时代,也不详作者始末。书中“诗韵更定”一条中有“我朝《洪武正韵》字样,由此断定程希尧为明朝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止一卷,内容大旨是合儒、禅而一之,认为佛法皆从

  • 贯珠编贝集

    五卷。明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今浙江钱塘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间与陈言并称为集句高手。是编皆集句之诗,兼取唐宋元人之诗句贯而串之,使似珠玉相连求其声和。集名“编贝”则喻其掌握前人诗句之富,有

  • 蒙鞑备录

    一卷。原误传为孟珙撰,王国维考订实为赵珙之作。据《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条记载,赵珙在嘉定十四年(1221)使燕京,与此书所载时间相同。是年赵珙随使赴蒙古国,在燕京见到蒙军统帅木华黎。他记下自己的见闻,著

  • 新书

    见《陆子》。

  • 儒学警悟

    六种,四十一卷。南宋俞鼎孙、俞鼎经编辑。编者生卒年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书前目录标题,仅知鼎孙官为太学、鼎经官为上舍,皆为学官。丛书共收书六种,《石林燕语辨》十卷、

  • 朱子实纪

    十二卷。明戴铣编。戴铣字宝之,婺源(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给事中,以弹劾太监高凤,诏下狱,廷杖至死。《明史》有传。《朱子实纪》一书详细记述了南宋著名学者朱熹生平学术的始

  • ■古丛刻

    十种,十一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为金石目录著作。金石学研究,始于宋代,当时多为据古代遗文,证经考史。近二百年,文物出土日多,金石学日见兴盛。此丛书收入刘鹗所藏甲骨,历代遗留

  • 敬乡楼丛书

    四辑,三十八种,二百七十二卷。民国黄群编。黄群字潮初,浙江永嘉人。曾积三十年之功搜集乡贤遗著,得四百余种,此丛书所收即为其所搜集,共分四辑,第一辑收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等十种,其中宋人五种,元

  • 孙恺阳先生殉城论

    一卷。明蔡鼎(生卒年不详)撰。鼎撰有《孙高阳前后督师略》,该书即前书之续,专记孙高阳阖家殉难之事,所叙简略。现有《荆驼逸史》本。

  • 广仁品二集

    无卷数。明李长科(生卒年不详)撰。李长科,字小有,兴化(今属江苏省扬州市)人。生平事迹未详。此书阐明佛家戒杀之说,并杂举故实以说明因果报应,书名题为二集,当还有初集。而《四库》馆臣所用副都御史黄登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