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东吴畸人、七乐生,又以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詹詹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
不分卷。明施端教编。施端教,生平籍里失考。著有《读史汉翘》。是书采唐人近体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取供集句者之用。王震序称其集句为绝艺。可知是书所由作。《四库全书》列存目。
一卷。宋黄机撰。黄机字几仲,又字几叔,号竹斋。东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据词中所注,有“时欲之官永兴”语,大抵亦尝仕宦于州郡,但不知为何官。其游踪多在吴、楚之间,而与岳总干以长调唱酬为多。岳总干
八卷。元杨载(1271-1323)撰。载字仲宏。浦城(今属浙江)人。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揭傒斯、范椁合称“元诗四大家”。有明
一卷。南朝齐王俭(详见《丧服古今集记》)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据《南齐书》、《礼志》、《舆服志》所载辑,盖在制定新礼之前王俭议礼之作。本《传》谓王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儒,罕有其匹者。既非与人
十卷。明管时敏(1338-1421)撰。管时敏初名讷,以字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时敏九岁能诗,洪武九年(1376),征拜楚王府纪善,后从楚王就藩武昌,进左长史,事楚王朱桢。洪武二十五年(1392)
一卷。清俞正燮(1775-1840)编。正燮为清代学者,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举人,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学问渊博,通经史百家,擅长考据。曾撰修《两湖通志》、《黟县志》,另有《癸巳类稿》、《癸巳存稿
二卷。清代康吕赐撰。康吕赐见《读大学中庸日录》条。等书。此书虽然以“集”为名,但实际上是一札记。卷一为“论易问答”,卷二为“慎独斋日录”,均为作者关于儒学方面的心得。但此书序中介绍“问答”中原共几十册
二卷。清释宝贤(?-1729)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
三卷。辑佚书,清张惠言辑。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著有《虞氏易》、《周易郑荀义》,辑有《周易郑氏注》三卷。王应麟曾辑有《周易郑氏注》,作三卷,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