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瑯琊漫钞

瑯琊漫钞

一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病归。后复出为温州府知府,卒于官。文林文学该博,精通易数及卜筮之说。此书杂记琐闻逸事,间也考证经、史。共一卷,四十八则,六千余字。书末有文林次子文璧于弘治十三年(1500)作的短跋,跋中称“先公官太仆时,政事之余,楮笔在前,即信手草一二纸,或当时见闻,或考订经史。间令璧录置册中,而一时逸亡多矣。且皆漫言,未尝修改。……自公少时,即有志著述,有《日程故录》甚富,在滁失之。此编盖百分之一耳。……在温一二事,散录诗文稿中,不忍弃去,并抄入之,总四十八则”。由此可见,此书是经文璧抄录整理而成的。作者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五朝,因此对这一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载颇有可信之处。如记宪宗时“太监阿丑善诙谐”事,通过阿丑的扮演,将宪宗时汪直专权、保国公朱永役兵治私第,以及成化末年刑政废弛、公论无用、公道难行、胡涂者尽为官的情形揭露得淋漓尽致,均与后世史志记载相符。其“吴官童”条,记载了英宗被瓦刺也先北俘后之事,可补史志之不详。“于少保”条,极力为于谦辨冤,颇能尊重史实。其它有如记载成化、弘治年间黄河、淮河水文状况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版本很多,主要有《历代小史》本、《明钞五种》本、《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正德、嘉靖本、宣统排印本、民国石印本)本、《璅探》本、《说郛·续卷十七》本、《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皇明百家小说》本、《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学海类编》本排印)、《纪录汇编》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另有《瑯琊漫钞摘录》一卷,《瑯琊漫钞》不分卷等版本。

猜你喜欢

  • 论语沈氏训注

    一卷。南齐沈居士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皇疏引沈居士说而不著其名。马定为沈驎士,因《齐书·沈传》有训注论语之事。朱彝尊《经义考》曰《论语训注》佚。也是据沈传而言。马又说史称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教授经书,

  • 性理大全

    见《性理大全书》。

  • 孝经右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六条,其中开篇“孔子夜梦丰沛之邦”一条,其“吾姓为赤松”以下,取《御览》“字时侨,名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曰:‘吾所见一兽如麕者,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

  • 睫巢集

    六卷。《后集》一卷。清李锴(1686-1755)撰。李锴字铁君,一字眉山,汉军正黄旗(亦作奉天铁岭)人。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罢归,后诏举经学,以老病力辞。李锴性友爱,淡于荣利,雅好山水,

  • 都氏铁网珊瑚

    二十卷。明都穆(详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撰。此书与世传朱存理之《铁网珊瑚》同名。但朱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被张丑、郁逢庆所宗。而此书则前四卷皆为都穆所作诸书题跋及诸画题跋。卷五以

  • 少岳集

    四卷。明项元淇(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项元淇,字子瞻,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南京太学生,谒选得上林录事。后以赀为光禄寺署丞。此集乃其弟元汴所刊。凡元汴与元淇唱和诸作亦附入。近体颇受适,

  • 也是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

  • 尚书周诰考辨

    二卷。清章谦存撰。章谦存字犀台,安徽铜陵人,清代中期学者。生卒年不详。章谦存于嘉庆初年举孝廉方正。主要著作有《郑风考辨》、《春秋比辨》等。本书是为《召诰》、《洛诰》而作。自宋代以来,人们对于《召诰》、

  • 中庸章句质疑

    二卷。清郭嵩焘(详见《大学章句质疑》)撰。是书首有王先谦序与嵩焘自序。嵩焘认为《中庸》一书,汉以来儒者多明其义,而其辨之明而析之精者从程子开始,朱子加以阐发疏通,功劳很大,但求之过密,析之过纷,不免有

  • 鹅浦集

    六卷。清朱怀朴(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朱怀朴字素仔,历城(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工诗,著有《鹅浦集》。是集凡六卷,其诗风格近宋人,但摹拟太重。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