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卷明张孚敬(1475-1539)撰。孚敬,字秉用、后更字茂恭,初名璁,浙江永嘉人。著有《奏对稿》、《谕对录》(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另有《论对录》。其生平可参《论对录》。孚敬以议礼得君,故其著
四卷。清张文豹、梁廷佐纂修,董兴祚增修。张文豹,湖广麻城人,岁贡,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知县。梁廷佐,邑教谕。董兴祚,正白旗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旧志修于明崇祯间,其详不可考。康熙间
一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四种。此用程荣本《申鉴》、及何允中本、黄省曾注本,参互校订。摘其讹说,其后汉荀悦传所载异同,黄注已引用之,故此不再一一具列。其间有以意校者,有用《北堂书钞》改正
二百四十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张廷玉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雍正时,初立军机,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政务繁忙,但张廷玉强记慎密。所以清世宗非常欣
四卷。明薛三省(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薛三省,字鲁叔,浙江定海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落职,崇祯时起用,不赴。卒谥文介。著有《薛文介公文
一卷。清王宏撰(详见《周易筮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
二十卷。清李贻德(1783-1832)撰。贻德字天彝,号次白,一号杏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戊寅举人,善小学,省试出高邮王引之之门,学行为王氏所深器。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周礼剩义》
二卷。明陆粲(详见《左传附注》)撰。此书乃驳正《胡传》之作。陆氏认为,胡安国说经,或失之于过求,词不厌烦而孔子之意愈晦。陆氏主张信经而不信例,《自序》云:“昔之君子有言《春秋》无达例,如以例言,则有时
五十六种,五十九卷。清邵廷烈编。邵廷烈字子显,又字伯扬,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丛书又名《娄东杂著》。所收为其乡贤已佚著作,或虽有刊本但流传不广著作及其自著数种。内容博杂,理学、考证经史,以及诗文论著
十四卷。明钱琦撰。生平详见《钱子测语》二卷辞目。此书为钱琦之子所编,共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文如申请设县事宜以及论御寇、劝捕蝗诸作,皆能留心事务。诗则气味和粹,而警策者稀。陆师道称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