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剑尊闻

玉剑尊闻

十卷。清梁维枢著撰,梁维枢,字慎可,真定常山(今河北曲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间举人,官工部主事。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少年好牧猎,声酒驰逐燕赵之郊,折节读书,官禁林,被党锢,志气不少挫。归所居雕桥庄,杜门著述且十载。家世贵盛,修勒醇谨,逾于素门寒士,而听其论辩,则恢奇历落,滚滚不休。《玉剑尊闻》作于清朝顺治甲午(1654)年,书前有吴伟业,钱棻、钱谦益序及自序。这部书取材明代的轶事琐闻,所记多半是文人遗事,颇见承平的气象。依刘义庆《世说新语》体裁、门目,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四类,而自为之作注,文格亦全仿《世说新语》。在明代,何良俊(元朗)曾著有《何氏语林》,搜集的范围,自汉迄于元朝,此书紧接着记有明一代的人文事迹,且著于清修明史以前,虽然是些零简短帙、小品文字,但很可以作为征文考献的资料。所以在吴梅村的序中,称其“出入两朝,百余年中外之轶事,皆耳闻目给,若坐其人而与之言,无不可以取信”。但梁维枢生于易代之际,在书中看不出有国家兴亡的感想,推想可能梁家是真正的大族,梁清标又出仕清朝,官至尚书大学士,梁维枢不敢稍涉忌讳。但他毕竟爽豁,那些随笔的记载,保存了许多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的资料,烘托了当时各阶层的风气,也忠实地写出了明朝人的思想作风,所以《四库提要》说这部书“随意钞撮,颇乏持择”,有些狂谬。有顺治甲午赐麟堂刻本、1927年藁城魏氏养心斋刻本。

猜你喜欢

  • 使规

    一卷。明张洪(生卒年不详)撰。张洪,字宗海,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张洪以行人司行人奉使往谕缅甸,并著有《南夷书》,此书也是归时所作,采古人奉使事迹,勒为一编。共一卷,分为十

  • 永顺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天如纂修。张天如,字念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永顺府知府。永顺设府始于雍正五年(1727),其下辖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四县。张天如任永顺知府后,分檄属邑辑县志上之,躬自综

  • 诗经笔记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伯孝,学者称贞庵先生。常熟(今属江苏)人。隆庆进士,任广平知府。有文名,著有《艺圃琳瑯》、《清权山人集》等。《诗经笔记》为蒋氏的读《诗》札记,只录篇目,不录诗文

  • 汉学商兑赘言

    四卷。清豫师撰。豫师,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是书首有自序,后有徐桐附识八则,及金文同、玉庆、刘名誉诸跋。《汉学商兑》为清方东树所撰。豫师之《赘言》认为:方东树所辨虽然很对,但徒争论于文字之间,以讼止讼

  • 国史唯疑

    十二卷。明黄景昉(生卒年不详)撰。黄景昉,字太昉,号东崖,晋江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掌翰林院。崇祯朝任大学士,后罢官。唐王时起原官,不久即离去,国变后十数年而卒。生

  • 六乐说

    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

  • 一庵语录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其女婿陆稃编。唐枢初号朋垣子,后改号为一庵,故以此为书名。唐枢曾言“良知一拈万到,本末具举,今日只欠躬行”,此编中所录,大致不离此意。但其所谓“躬行”者,也只是师

  • 西圃词说

    一卷。清田同之撰。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举人,官国子监助教。著有《晚香词》。本书为其论词之作。全书主要追述有关词学的见闻,诸家词话著作切要微妙之处作者也作了适当的参酌。田同之重视诗

  • 小匏庵诗话

    十卷。清吴仰贤撰。吴仰贤生卒年不详,字牧驺,别号小匏庵。浙江嘉兴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至观察。著有《小匏庵诗集》。是集卷首有光绪八年(1882)俞樾《序》。所论

  • 孟子讲义

    四卷。清丁大椿(详见《大学古本释》)撰。是书分内篇二卷,外篇二卷。内篇言心性,外篇言治道。诂义之外,间及论文。句下着评殊近俗,章后总解,大都沿旧说。外篇附有考证。该书有道光二十年(1840)刊《来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