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里堂事略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记》、《剧谈》等书。焦氏持身、交友、治学、著述之梗概,具见此书中。书后附焦氏所著书目。此书版本未详。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记》、《剧谈》等书。焦氏持身、交友、治学、著述之梗概,具见此书中。书后附焦氏所著书目。此书版本未详。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
十三卷。明曹士抡撰。曹士抡,官华阴县知县。《华岳全集》明万历刻本,共十三卷。分二十二类。首图说。次峰麓名胜纪。次物产。次灵异。次封号考。次祭告文。次文。次碑记。次碑铭。次纪略。次状书。次辩。次颂。次赋
①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管景等增修。王诰,清江人,隆庆间举人,官太仆寺丞,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刘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间贡生。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
一卷。旧本题为唐李成撰。据《宋史·李觉传》载,李成(919-967?),字咸熙,系唐之宗室后代。五代动乱时,其祖父等出于长安,流寓四方,辗转于青州等地,到李成出生已定居营丘(今山东临淄),故世称之李营
一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迁江西提举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则以致知力行为本。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六卷。清刘沅撰。刘沅字止唐,四川双流人,乾隆五十七年举人,道光时官国子监典簿。此书以阐发义理为主,同时也兼做一些考订工作。本书在开首辨正《书序》时说,孔子序《诗》、《书》,不过是在删订之后,叙其篇次,
二百七十三卷。宋吕祖谦编撰。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南宋“东南三贤”。所编《十七史详节》,为其读史时删节备检之书,包括《东莱先生增入正义音注史记详节》二十卷、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四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杂辨释、道、老、庄,兼及宋明诸子。主旨偏向陆、王。认为朱、陆两人不相容悦,是由于朱熹表彰周、程太过,而陆九渊却不然。又认为朱、陆及其他宋儒,都曾学禅。又说王阳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