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灵寿县志

灵寿县志

十卷,末一卷,清陆陇其修,傅维樗纂。陆陇其(1630-1692),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十四年(1675)为嘉定知县。为政清简。二十二年(1683)为直隶灵寿知县。二十九年(1690)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三十年(1691),清朝廷征讨噶尔丹,御史陈菁“请行捐纳事例”,陆陇其上疏劝止,引起清朝廷的极大不满。后奉命巡视北城,试俸满后,将其发徙奉天安置。次年,抑郁成疾,卒于故里。乾隆元年(1736),特谥“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阜平百姓还在此地为其置冢,陆氏村民世代守之。陆一生著述甚多,曾撰《学术辨》、《四书大全》、《困勉录》、《三鱼堂文集》、《灵寿县志》、《读武功县志》、《读祁州志》等。傅维樗,灵寿县人,出身监生。灵寿旧志创修于嘉靖年间,残缺不可详考,邑人国学生傅维樗则搜集散失旧闻编辑成书。陆陇其上任后,取其书,稍加更定,前后附以论序,间加按语,康熙二十四年(1685)仲夏纂成。二十五年(1686)刻印。卷首有陆陇其序及凡例、县图。卷末一卷附有条陈、志议、陆陇其《答修志议》专门讨论人物入志问题。该志详略有据,叙事简明。详者如田赋一门,独能备考沿革,不厌其烦,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略者如人物门,凡见于正史者皆只述其大概,同时注明出处。此书艺文志对前人著述可采者列为两卷,上卷皆有关一邑利弊,下卷则邑人之言,凡邑人专著皆记其卷数存佚,并利其精要之篇,作为县志实为不易。不足之处为:地理志附以纪事,建置则删去坊表,寺观、风景则全部删去,一字不载。该志刊行后,被视为样板,对后人编纂修志产生较大影响,为清代名志之一。

猜你喜欢

  •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

    各一卷。迦梵达摩(生卒年不详)译。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所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为《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大悲陀罗尼经》。经中神咒,名号种种。依本

  • 四书正误

    六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等。颜元为学主实用,恶宋儒空谈心性,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不敌

  • 长水日钞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为陆树声罢归家居以后之作也。书首有自序。序中称“自请谢归,年衰病积,追忆见闻,偶与心会,辄一操翰,汗漫成帖”,将平生所见所闻,随笔札记,成书一卷,近万余言。

  • 春秋经筌

    十六卷。赵鹏飞(生卒不详)撰。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宋代经学家。生平不详。除此书外,赵氏还著有《诗故》(已佚)。赵氏认为,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此书主于据

  • 论语参注

    二十卷。清崔暕撰。崔暕字晦贞,长沙人。是编备载朱子之集注,以相发明,复附以己见,以折衷讹异,其例先列朱注原文,自说则以“参注”二字别之,其中瑕瑜互见。所作参注大都意在救时,一以正人心为主。该书有光绪十

  • 绣墨轩词稿

    一卷。清俞庆曾撰。生卒年未详。俞庆曾,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上元宗舜年继室。词中多寒覃通叶,又踏莎行语与水韵,菩萨蛮翻与水韵,皆失律之甚者。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 三体石经时代辨误

    二卷(民国十四年排印本)。王照撰。王照字小航,号水东老人。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1923)。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学者们沿宋人之说,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这本是洪适《隶释》以来的定论。而王照信奉范晔《

  •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张海鹏后

  • 公羊严氏春秋

    一卷。汉严彭祖撰。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人,西汉著名经学家。他与颜安乐一起师从著名经学家眭孟。当时眭孟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只有严彭祖、颜安乐为明,“质问疑义,各持己见”(《汉书·严彭祖传》)

  • 陶庐杂咏

    见《陶庐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