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诗文集
二卷。明黄焯(生卒年不详)编。黄焯,字子昭,自号龙津子。南平(福建)人。正德进士。历永州知府。官至湖广参政。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元结爱其胜景,居于溪畔,并起此名。本书则辑录元结以下至明代诸人题咏浯溪的诗文,汇成一帙。凡二卷,前列《浯溪小志》记其山水之胜。书成于嘉靖七年(1528年)。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二卷。明黄焯(生卒年不详)编。黄焯,字子昭,自号龙津子。南平(福建)人。正德进士。历永州知府。官至湖广参政。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元结爱其胜景,居于溪畔,并起此名。本书则辑录元结以下至明代诸人题咏浯溪的诗文,汇成一帙。凡二卷,前列《浯溪小志》记其山水之胜。书成于嘉靖七年(1528年)。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无卷数。蒋家驹撰。其生卒年不详。家驹字千里,丹阳(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十九年(1690)进士,官怀集县知县。陈《尚书义疏》外,尚有《春秋义疏》之作。《尚书义疏》似亦为举业而作,类讲章之制,
一卷。明末清初人华复蠡撰。华复蠡,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曾官广东临高县知县,罢官后流寓两粤。《粤中偶记》即记其居粤时事。书中首述顺治元年(1644)其抵临高任,遇黎民变乱破城,遂遭罢官,旋抵肇
四卷。清丁敬(1695-1765)撰。丁敬,字敬身,又字砚林、隐君,号钝丁,自称龙泓山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好金石文字,工书能诗,尤精篆刻,吸取秦、汉印艺术风格,而不拘泥于法,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
一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专论谐声字的读音之别。吴氏认为有谐本声、谐叶声、谐本音、谐叶音、谐转声、谐转叶声、谐转音、谐转叶音八种之别,因而古有数字同从一字谐声而数字之读迥异。其实这种情况
不分卷。清黄易辑刻。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篆刻家、书画家。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其篆刻醇厚渊雅,发展了秦、汉的优良传统。为“西冷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
二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应城(今湖北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通经学、小学,著《易象钩解》、《五经异文》、《韵苑考遗》等多种。《俚
一卷。元陈绎曾撰。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举进士,口吃而精敏异常,官至国子学助教。诸经注疏与陈旅齐名。善真草篆书。著有《文筌》、《行文小谱》等。是书为有关文章理论的
四卷 英国罗斯古等撰,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略论》)、海盐郑昌同译。这是一本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合编书,其中包括:《化学启蒙》一卷,英国罗斯古撰,全卷共二十二节;《格物启蒙》一卷,英国都口撰,共九十
见福临《御注道德经》
十二卷。明陈克昌(约1541前后在世)编。陈克昌,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建昌府同知。麻姑,系山名,为建昌所属;唐人颜真卿著《麻姑仙坛记》后,多有题咏。陈克昌汇成此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