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卷。宋陈日华(约1182前后在世)撰。是编所记多数是猥鄙诙谐之作,有失大雅。所记黄庭坚教人学诗应该先读经,认为不识经旨就不知是非,不知轻重,无法为诗。又记有宋祁语云,“诗人必自成一家,然后传不朽
六卷。《补遗》一卷。清张百熙(1847-1907)撰。张百熙,湖南长沙人,同治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邮传部尚书。张百熙宦于清末,列强入冠,国势不振,乃痛心更张旧制,力主兴学校,废科举,改官
三种,三十二卷;附二种,九卷。清末民国初王守恂(详见《杭州所著书三种》)撰。三种为其诗文集:《仁安诗稿》二十一卷《词稿》二卷、《仁安文稿》四卷《文乙稿》一卷、《仁安笔记》四卷。附《杭州杂著》(包括《仁
十五卷。清杨锡绂(1701-1768)撰。杨锡绂字方来,号兰畹,清江(今属广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除本书外,尚著有《四知堂文集》等。《节妇传》记述清朝前期节妇烈女的事迹,立传
一卷。宋杨智远(生卒年不详)撰。杨智远,丰城(今属江西丰城)梅山仙坛观道士,撰有《梅仙观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叫梅福的,曾修道炼丹,飞举成仙。后人称其为梅仙,并于其成仙处修建宫观以祭祀,其观名为梅仙观
一卷。明黎遂球(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遂球,字美周,广东番禺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兵部主事。桂王时,赠太仆寺卿,谥忠悯,晋赠兵部尚书。乾隆时赐烈悯。该集前有西园张萱、东莞邓云霄题词以
见《俨山外纪》。
十卷。清郑尔垣(生卒年不详)编。郑尔垣,字一枢,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自宋建炎至明初,郑氏合族而居已达十三代,世称义门。郑尔垣在续编《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之后,又编成此书。所得遗文十五种,元郑大和,
一卷。明戚元佐撰。元佐字希仲,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该书记一郡地方人物事迹的著作。“檇李”是嘉兴的别称,本为该县西南之一地名,又作醉李或就李。该书选录自洪武至万历初年籍
二卷。明陈懋仁(详见《年号韵编》)撰。是书约成书于明崇祯时。前有作者自序。因陈懋仁与袁宏道、钟惺、谭元春游,故其论诗大旨,以公安、竟陵为宗。自序称集中考证多而评论语少。今观此书,如元王烈妇,明铁铉女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