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石经考异补正

汉石经考异补正

二卷(适园丛书本)。清瞿中溶(1769-1842)撰。中溶字苌生,号木夫,后更号空空叟,江苏嘉定(今江苏嘉定)人,精于金石,所至访碑考古,搜罗颇丰。他是钱大昕的女婿,曾校刻钱氏著作。此书为补正杭世骏《石经考异》而作。瞿氏认为世骏之书,虽分门详辨,但惑於前人谬论及万斯同之说,反以三字石经为汉石经,四十八碑为魏石经,其言支离舛谬,殊不足凭。而且对于石经残字与今本的异同不置一词,对洪氏《隶释》所载遗文也都弃而不录,所以撰此书补而正之。第一卷备载《隶释》之石经《尚书》《鲁诗》《公羊》《论语》《仪礼》诸残碑,考订颇为详审。第二卷则辨汉石经与唐石经及注疏本的异同,兼采众说,互有证明。又书中有言:“闻金匮钱氏泳家,有《尚书》,《洪范》篇七十八字,《君奭》篇十三字。《鲁诗》,《魏风》七三十字,《唐风》三十一字。《仪礼》,《大射仪》三十七字,《聘礼》廿八字。《公羊隐公四年传》十八字。《论语》,《微子》篇百七十字,《尧曰》篇三十九字。又盍毛周有无不同之说,及博士左立姓名十八字,合五百余字,并洪氏《隶释》所无,其本亦不知所从来。后翁阁学翁方纲,合黄小松本,摹刻於南昌,则予皆未之见也。今考钱本石经,或谓即所赝作,中溶似亦疑之。近岁新出土者,有《易》二石,《鲁诗》二石,《仪礼》二石,《春秋经》四石,《公羊传》二石,《论语》一石,《校记》一石,都千一百四十有四言。原石具存,是则前人所未见耳”。

猜你喜欢

  • 春秋析疑

    二卷。清刘景伯(详见《春秋提纲》)撰。该书是作者所著《枕经堂文集》中的一种。全书分上下二卷。原为十六卷,该书是其选本,共九十篇。不尽释《春秋》全经,只就其中的疑义分别分析,标经文为题目,间或在下面附注

  • 霞外麈谈

    十卷。明周应治(生卒年不详)编。周应治,字君衡,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书中杨德周序称其为“观察”,但不知为何省何道。此书专辑隐逸高尚之事,共十卷,分霞想、鸿冥、恬尚、旷

  • 写本春秋经传集解

    四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县南千佛洞佛龛坍塌,很多古写本及古书暴露于外,其中有《春秋经传集解》六朝写本二卷,唐写本二卷。包括僖公五年、僖公二十七年至

  • 诗地理征

    七卷。清朱右曾撰。右曾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除本书外,右曾还有《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在右曾之前,宋王应麟曾撰《诗地理考》六卷。王氏之作全录东汉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

  • 伤寒医鉴

    一卷。元马宗素(生卒年不详)撰。马宗素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

  • 附广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

  • 渠县志

    五十二卷,清王来遴修,谭承恩等纂。王来遴字兰三,黄陂人,曾任渠县知县。谭承恩,邑人,贡生。渠县志,创修于乾隆五年(1740),编目三十八。兹编则为续乾隆志而作。《渠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共

  • 易经解注传义辨正

    四十四卷。清彭申甫撰。此书自汉至清凡名家注皆采入。如李氏集解、王弼注、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等。至清代只取李光地、王夫之,间及顾炎武、王引之等说。并包群书,荟萃古注,可谓至详至备。其辩正部分则偏重义

  •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