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平府志

永平府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李奉翰、顾学潮修,王金英纂。李奉翰,字香林,奉天正蓝旗汉军人。监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永平知府。后升江南松太道。顾学潮,字小韩,江苏元和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副贡。乾隆三十八年(1773)任永平知府。王金英,字菊庄,江南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出身举人。李奉翰任永平知府后,主持重修永平府志。志未修完,奉翰升迁,顾学潮来任,遂成此志。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印。卷一至卷三封域志,卷四至卷六建置志,卷七赋役志,卷八学校志,卷九至卷十二官师志,卷十三至卷十四选举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艺文,卷首有序、历代修志者姓名及本志修撰人名、凡例、目录并永平府舆及卢龙、迁安、抚宁、昌黎、乐亭、临榆的地图为一卷,卷末则有杂记以及学潮和金英跋各一篇为一卷。此志记述较详,这对考察当时经济、人口状况具有重要价值。该志书有同治十二年(1873)补刻本。②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游智开修。游智开(?-1900),字子代。湖南新化人,咸丰举人。以大挑任知县。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督直隶,奏调署深州,后补滦州知州。十一年擢永平府知府,惩处酷吏,并疏请允民贩盐以资衣食。光绪十一年(1885)擢四川按察使。次年护理总督,重庆教案发生后,疏请赎回教会侵占的险要之地,惩办反洋教首领,按中国法律制裁恃教欺民的中国教徒,赔偿外国教会损失。十四年迁广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后以年老乞休。二十一年复起用为广西布政使。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河北乐亭县人。道光进士。选山东朝城知县,以母老不赴,闭门读书。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内犯,僧格林沁命其招乡勇团练御侮,事平,奖五品衔大学士。同治年间曾国藩、李鸿章聘请入幕,皆辞不就。所学以躬行为本,尤严于义利公私之辨。著有《舆地韵编》、《叠雅》、《畿辅艺文考》等。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五年,受聘主纂《乐亭县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永平府志》。其所纂方志结构谨严,颇受好评。此志是游智开任永平知府后聘史梦兰在旧志基础上增修的。光绪五年(1879)敬胜书院刻本为:一卷图录,二卷沿革表、境内诸水归合表,三卷历代封爵表,四卷至六卷历代职官表,七卷至十卷国朝职官表,十一卷至十五卷选举表,十六卷至十八卷列女表,十九卷至三十一卷封城志,三十二卷至四十三卷建置志,四十四卷武备志,四十五卷至四十七卷赋役志,四十八卷艺文志,四十九卷至七十卷列传,七十一卷、七十二卷志余。卷末为旧志序跋姓氏。此志在卷首指出旧志伪误之处,同时就旧志所记某些方面提出异议。然而,后人普遍认为其与旧志的主要不同是在内容排列顺序方面,较旧志有所改进。

猜你喜欢

  • 天壤阁丛书

    二十种,四十九卷,增刊六种十一卷。清王懿荣(1845-1900)编。王懿荣字正孺,又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年间进士,任国子监祭酒兼练兵大臣,卒谥文敏。博学能文,喜好金石训诂之学。丛书所收著作,多为王

  • 徽州府志

    ①十二卷,明彭泽修,汪舜民纂。汪舜民,字从仁,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明成化年间进士,官陕西按察御史,屡迁至右副都御史、勋阳巡抚。先是徽州旧志,唐宋图经广记,俱无可考。至宋淳熙二年,有罗愿之《新安志》

  • 阅书随札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宋、明人文集时,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以供查检引用。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没有案语和论述,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清代儒

  • 离骚中正

    (无卷数)。清林仲懿(生卒年不详)撰。林仲懿,字山甫,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官至铜陵知县。卷首有《读离骚管见》数则。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

  • 周官集注

    十二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凤九、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散文学家,古文“桐城派”代表之一。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受《南山集》案牵连入狱,雍正元年(172

  • 明季兵部题行汇稿

    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是编汇辑兵部题行汇稿三千余件。自明天启四年(1624)至崇祯十七年(1644)二十年间,其中天启四年一册,五年一册,七年一册,崇祯元年至十七年各一册,崇祯年一册,缺年月一册。是书

  • 诗序

    ① 二卷。《诗序》是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序》的简称,其作者从古至今,说法不一。原本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都各自有序,东汉以后,鲁、齐、韩三家诗及其序散失不存。独毛诗及其序流传下来。一般认为《毛诗序

  • 大乘起信论义记

    一卷。隋代释昙延(515-588)撰。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今属山西省)人。少年出家受学僧妙,专习涅槃。受具足戒后,更习华严,十地等佛法诸部。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等疏,今已失传。隋开皇四年(584

  • 桃源洞志

    不分卷。清释兰岩撰。桃源山在桃源县西南30里,洞在半山腰。全志不分卷,内容为:图说、途胜、陶潜《桃花源记》、明清人游记、序、辩论、说、考、赋、书、修建、洞略、碑刻、诗。此志体例杂乱,是山志中最劣者。《

  • 学古编

    一卷。元吾丘衍(生平详见《周秦刻石释音》)撰。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首列三十五举,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次为合用文籍品目,一是小篆品,二是钟鼎品,三是古文品,四是碑刻品,五是器品,六是辨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