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说

毛诗说

① 四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字方耕,号养怡,乾隆十年(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生平通六经、律吕之学,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常州学派之始祖。其学《易》尊朱熹,治《诗》本《小序》、《毛传》,兼治《尚书》今、古文,《春秋》学《公羊》之说,《三礼》采郑注而参酌诸家。著有《春秋正辞》十二卷、《象传论》一卷,《彖象论》二卷、《系辞传论》二卷、《八卦观象解》三卷、《尚书既见》三卷、《尚书论》二卷、《周官记》五卷,《春秋要指》一卷、《四书说》二卷、《毛诗说》四卷。是书多本小序、毛传推衍成文,凡序传有说者,皆发挥其义,以广序传之说。然亦有例外者,如《相鼠》篇,引《白虎通论》说,以为此妻谏夫之辞;《皇矣》中“此维与宅”句,引《汉书·韦玄成传》为“此维予宅”。然此类者,于整部书中亦为绝无仅有。是书亦有不从序说亦不从毛传而发明一家之说者,人多以之为臆说而不取。此书有味经斋本。② 三十卷。清孙焘(生卒年不详)撰。焘字桑,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生平无考。是书旨在墨守毛诗,故说诗皆以毛诗为本,于郑注有与毛传不合者,则费尽心机改易郑笺,且对郑笺时有诘难。作者自云,自己并不憎郑,而是不如是则毛传之义不明。故释诗义多顺毛传,而少己见。且辨驳郑注,往往失却方寸,甚至有意在守毛黜郑而实为黜毛申郑者,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故虽卷帙颇多,而不为人所取。有嘉庆二十年(1875)自刻本。③ 六卷。清庄有可撰。有可,字大久,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篇各为说,遵从旧注解的,仅有十之一二,大多是自出新义。书中有些解说能言之成理,时出新见,发人之所未发。但大多为牵强附会,很难尽如人意,难免有臆造杜撰之嫌。有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官爵志

    三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限制魏忠贤违法需索,而遭诬陷,削籍为民。崇祯初起为南京礼部主事,累迁

  •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1479)撰。倪谦,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1449)出使朝鲜。景泰元年(1450)归国。后预修《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

  • 龙城札记

    三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充湖南学政,乞养归田。主讲浙江书院二十余年。著有《抱经堂文集》等。此书为作者掌教常州龙城书院

  • 重订易学说海

    八卷。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福建晋江人。该书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采用注疏本,随文推衍,专主义理,不涉象数。大抵宗承朱子《本义》,杂揉各家讲义,而贯以己说。对于《本义》也时有辩正,并非全盘照

  • 华盛顿传

    ①八卷。美国华盛顿·耳汾著,遵义黎汝谦、番禺(今广州)蔡国昭合译。耳汾为美国著名文学家。该书记佐治·华盛顿生平事迹。光绪九年(1882),汝谦任日本神户理事官,得此书,遂命国昭翻译,三年而成,汝谦又为

  • 秋仙遗谱

    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按其版式是明刊本。书名取自《孟子·告子上》的“弈秋”,以为弈仙秋所遗之棋谱。书前冠以马融《围棋赋》、班固《弈旨》、张拟《棋经》、刘仲甫《棋法》及《围棋》十诀。前集八卷,后诀四卷。

  • 宋名家词

    无卷数。明毛晋(1599-1659)编。毛晋原名毛凤苞,字子久,号潜在,别署隐湖书隐;后更名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人,家富藏书,传刻古籍,精于校勘。著有《毛诗陆疏广要》、《六人十种诗》、《六十

  • 松泉诗集

    六卷。清江昱(1706-1775)撰。江昱字实谷,一字松泉。江苏仪征人。诸生。其弟拔灵官知县,江昱奉母就养,不与公事。江昱少有圣童之称。贪学,精《尚书》,尝与程延祚辨论《尚书》古文,嗜金石文学。长于诗

  • 微庵掌录

    一卷。清陶绍曾(生卒年不详)撰。陶绍曾字仲甫,号微庵,安化(今甘肃庆阳)人。陶宪曾之弟,补县学生员,二十五岁而卒。陶绍曾兄弟,少年有成,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其兄陶宪曾仿王念孙《读书杂志》,撰《灵华馆丛稿

  • 昭代典则

    二十八卷。明黄光升撰。光升字明举,晋江(今属福建)人。嘉靖进士。历官兵部侍郎。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改督川、湖、贵州军务,擢刑部尚书。著有《昭代典则》。此书记明太祖起兵至穆宗隆庆六年(13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