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答杂问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经解赞》、《辨释名》等。朱育,字嗣卿,山阴(今属浙江省)人,少好奇学,仕郡门书佐,后位至侍中,撰有《异字苑》、《会稽土地记》等。《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杂问》七卷,已佚。《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毛诗答杂问》五卷,不著撰人,未知是否为一书。是篇从孔颖达《毛诗正义》、《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辑得十三节,如“为絺为绤”条注云从孔氏《毛诗正义》引韦昭。“王姬之车”条,注云:车古皆音尺奢反,从汉以来始有车音。陆德明《释文》引韦昭。其书内有引《太平御览》卷816引韦辉光《毛诗问》一条,辑者因书名与《答杂问》合而采入。黄奭《毛诗答杂问》序亦云:“《毛诗问》虽称名异,其为一书也。”书名虽近似,但署名不同,一韦昭(曜),一辉光。存疑。有《王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梅子新论

    一卷。晋梅氏撰。其生卒年、事迹及名无可考。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梁有梅子《新论》一卷,失传。《唐志》也没著撰人。唯马总《意林》云,按其书断为晋人,是从书中称扬阮籍而知之,然并无他证。考《隋书

  • 男子双名记

    一卷。明陶涵中(生卒年不详)撰。陶涵中字雪凡,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至建昌府同知。其书所记皆为古今男子双字之名者,如殷七七、王保保之类,共二十一人。自叙谓与友人相饮酒,以此为酒令,在

  • 江右诗稿

    二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宋弼山《左明诗钞》称其有《李氏山房诗录》。不著卷数。邢侗《来禽馆集》有《李先芳行状》,称所著《东岱山房稿》三十卷

  • 锡山尤氏丛刊甲集

    七种,十一卷。民国尤桐编。尤桐,字干丞,江苏无锡人。是书汇辑先世遗著,有宋尤袤《梁溪遗稿》二卷补编二卷(据《四库全书》本)、《遂初堂书目》一卷(据《说郛》本)、《文选考异》一卷(据《常熟先哲遗书》本)

  • 北庐诗钞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

  • 芝园秘录初刻

    七种,十四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编辑。丛书汇辑宋人杂著七种:《易说》二卷,宋吕祖谦撰;《诗论》一卷,宋程大昌撰;《二老堂杂志》五卷,宋周必大撰;《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宋吕祉辑;《杨公笔录》一卷

  • 陈子要言

    一卷。三国吴陈融(生卒年不详)撰。陈融,陈国人,官豫章太守。《隋书·经籍志》称《陈子要言》十四卷,已亡佚。仅《太平御览》中存有《陈子要言》两节,清马国翰辑此两节附考,定为一卷。并将其收入《玉函山房辑佚

  • 周礼郑氏音

    一卷。旧题东汉郑玄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另有《周易注》等书,已著录。今考许慎撰《说文》,高诱注《吕氏春秋》、《淮南子》,并云读如某某之某,不加音某,郑注经亦只为譬况之说,则《经典释文》所载郑玄《三礼音

  • 扬州府志

    ①四十卷。清金镇纂修。金镇,字长真,又作长征,清顺天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人,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明举人。顺治初曹县知县,康熙十三年(1674)任扬州知府,后升江宁驿传盐法道副使,兼署盐运司,升

  • 佚礼扶微

    五卷。清丁晏撰。丁晏(1793-1875)字柘堂,江苏山阳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平生精研经学训诂,笃好郑学。辑《禹贡集解》三卷,对《诗经》之郑笺、“三礼”之郑注研究尤深,认为孔疏曲解郑学,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