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申郑义

毛诗申郑义

一卷。三国魏王基撰,清黄奭辑。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今属山东)人。官中书侍郎,征南将军都督荆州军事。受业于郑玄。时东海经学家王肃曾遍著群经,唯不喜郑玄学,改易郑玄旧说,作为所撰《圣证论》的论据和郑玄学派对立,称为“王学”。《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基《毛诗驳》一卷,又有《毛诗答问驳谱》。《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毛诗驳》五卷。是篇黄奭辑,题作《毛诗王基申郑义》,书名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异。《经典释文·序录》云,郑玄作《毛诗笺》,王肃更述毛非郑,王基驳王肃,申郑义。故黄奭改书题作《毛诗申郑义》。是书据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及陆德明《经典释文》辑录十五条为一卷。其说皆依郑说驳王肃。大抵先列两家之说,然后加以驳诘。如“采采芣苢”条王肃引《周书·王会》云:“芣苢出于西戎”。王基驳云:“芣苢为马舃之草,非西戎之木。”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汉学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涌幢小品

    三十二卷。明朱国桢(1558-1632)撰。朱国桢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平涵居士,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人。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与魏忠贤相忤,休致还家,著有《皇明史概》、《大政记》、

  • 荀勖笛律图注

    一卷。清徐养原(生平事迹见《管色考》条)撰。此书首录《晋书·律历志》所载荀勖校笛律,以下又录荀勖问协律中郎将列和笛律之辞。荀勖依典记用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之法,制十二笛像。徐氏将其录出,予以剖析。书后附

  • 陆堂易学

    清陆奎勋撰。陆奎勋字坡星,平湖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任翰林院检讨。该编讲易,以朱子为宗的有十分之六,以诸儒者为宗的有十分之四,偶尔也以他自己的意见训释,较前人也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说伏羲只画

  • 易经释义

    四卷。清沈昌基撰。沈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页。其自序说“先世多以易发解成名”,所讲乃是科举之术。《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难经经释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徐氏认为《难经》注释者虽已有十余家,然而散佚缺失者甚多,幸存的注本中内容多为后人所乱,其说不一,经义不明,故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中有不合《内经》之旨者,

  • 左传经例长编

    不分卷。清廖平(详见《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撰。廖平是清末著名经学家、思想家,著述很多。此书为稿本,用红格竹纸抄写,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小注双行,字数同。书法工整,点画不苟。封面左方有红签题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

  • 罗昭谏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生平见《两同书》(辞目)。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

  • 经义管见

    一卷。清饶一辛撰。饶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此书成于雍正三年(1726)。共有七个图说,周易统天旋卦赋一,说卦传论一,纳音五行论一,古今本得失论一。对于周子太极图、邵子先天图多有攻击驳斥,而饶一辛自己造的

  • 芸晖馆稿

    十四卷。明茅翁积(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茅翁积,字稚延,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副使茅坤之子。其性豪荡不羁,以任侠自负。故所作多文酒燕会之词。是集凡诗十卷,文二卷,乐府二卷,而以行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