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陵集

松陵集

十卷。唐皮日休(约834-约883)、陆龟蒙(?-约881)等唱和之诗。皮日休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旧史说他因故为巢所杀。一说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或谓巢败后流落江南病死。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他的部分诗篇,暴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其散文和辞赋,大都借古讽今,抒写愤慨,亦颇有阐扬封建伦理道德之篇。著有《皮子文薮》。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与皮日休齐名。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朽,作了讽刺和揭露。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有《甫里集》。由卷端皮日休作序可知,编成集者为陆龟蒙,题集名者为皮日休。依韵倡和,始于北魏王肃夫妇。至唐代,盛于元、白,而极于皮、陆。盖其对崔璞以谏议大夫为苏州刺史,辟皮日休为从事,而陆龟蒙适以所业谒璞,因得与皮日休相赠答。同时进士颜萱、前广文博士张贲、进士郑璧、司马都、浙东观察推官李谷、前进士崔璐及处士魏朴、羊昭业等,也相随有作。聚为此集,序称共诗六百八十五首。今考集中日休、龟蒙各得往体诗九十三首,今体诗一百九十三首,杂体诗三十八首,又联句及问答十八首。外颜萱得诗三首,张贲得诗十四首,郑璧得诗四首、司马都得诗二首,李谷得诗三首、崔璐、魏朴、羊昭业各得诗一首,崔璞亦得诗二首。其他如清远道士、颜真卿、李德裕、幽独君等五首,皆因追录旧作,不在数内,尚得诗六百九十八首。与序中所列之数不符。明弘治十五年(1502),吴江知县济南刘济民以旧本重刊,都穆为之跋尾。岁久漫漶,毛晋又得宋椠本重拳校刻。故所行者皆毛本。唐人唱和编辑成集者共三集。《断金集》久佚。王士祯记湖广莫进士有《汉上题襟集》,求之不获,也未见其传本。其存者只此一集。故可想见一时文雅之盛。有汪如藻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毛郑诗斠议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氏摘取《史记》、《汉书》、《文选》、《初学记》和倭刻原本《玉篇》等书中的有关内容,来校对现存的版本,从而修正了今本许多错误,并且还考证传笺之例,对文字详加解释,对于诗经的研究颇有功

  • 安禄山事迹

    三卷。康姚汝能撰。姚汝能曾任华阴县尉。生卒年不详。本书上卷记安禄山出生至受玄宗宠遇事,起长安三年(703),迄天宝十二载(753);中卷记天宝十三载安禄山蓄谋叛乱到从范阳举兵叛乱事;下卷记安禄山称帝被

  • 周易本义通释

    十二卷。元胡炳文(1250-?)撰。胡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至大间(1308-1311),其族子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延祐中(1314-1320),受推荐任信州道一书院山

  • 读史胜言

    二卷,清秦笃辉撰。秦笃辉,汉川(今湖北汉川县)人。《读史胜言》一书持论平实,对君臣关系、朝廷内君子与小人关系,以及国家与百姓关系,论述直截了当,尤其是其主张君主要维护百姓利益之论,更体现了他进步的历史

  • 易义偶存

    一卷。清易慎省撰。易慎省,湖南湘潭人。作者说易以发明义理为主。继承了程子六十四卦皆来自乾、坤二卦的论点,摒弃了朱子卦变之说;继承了来知德易注说,而摒弃了其错综之论。书中于易道渊源,多有阐发,与陈梦雷《

  • 郑端简年谱

    七卷。明郑履淳撰。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嘉靖四十年(1561)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乃郑晓之子。晓字窒甫,嘉靖进士,以兵部侍郎总督漕运,御倭有功,官至兵部尚书,为严嵩所恶,落职归

  • 周易旁注会通

    十四卷。明姚文蔚编。文蔚字养谷,钱塘(今浙江余杭)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当初,休宁朱升作《周易旁注》,用王弼本;后程应明更定,从朱子本;文蔚认为经传相离,不便诵读,且旁注细

  • 崇兰馆集

    二十卷。明莫如忠(1508-1588)撰。莫如忠,字子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莫如忠工诗文,善草书。《明史·文苑传》附载董其昌传中。著有《崇兰馆集》。

  • 姓氏谱纂

    七卷。旧本题明李日华(生卒年不详)撰。李日华著有《梅虚先生别录》。旧说本书所列姓氏,依《百家新笺》。《百家新笺》为黄周星所编,以“朱王万寿”为首句。黄周星崇祯十三年进士。《百家新笺》后有自跋,称书成于

  • 瓣香书屋石刻

    二卷。清陈受培书。其子陈銮为之刻石。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十二年(1807)。刻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其真书仅能工整,行草毫无笔力。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所以摹勒上石,汇成二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