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撰有兵法,新旧《唐志》和《宋史·艺文志》就著录其《六军镜》三卷、《玉帐经》一卷、《韬钤秘术》一卷、《卫国公手记》一卷、《兵钤新书》一卷等等。然是书是否为其所作,历来各家说法不一。宋人陈师道《后山谈丛》、何薳《春渚纪闻》谓阮逸伪作,首启疑端。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中》更进一步指出:“其词旨浅陋猥俗,兵家最亡足采者。而宋人以列《七经》,殊可笑。”但其不信是阮逸作,“当是唐末宋初,俚儒村学,掇拾贞观君臣遗事,杜佑《通典》原文,傅以闾阎口耳。”此后清张之洞踵之,亦目为伪书(《书目答问·子部·兵家类》)。《四库提要》引明郑瑗《井观琐言》谓“《问对》之书虽伪,然必出于有学识谋略者之手,斯言近之。”总之,历来聚讼两造信者过信,疑者过疑,皆未必允当。观此书为李靖与唐太宗论兵之事,未必出于李靖手著,当是后人录以成书者也。今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一万余字。此书于攻防原则、奇正相变、阵法训练诸方面的论述,颇多精辟独到之见。如“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问对》卷下)。三卷书中于“奇正”论述最为详备,指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卷上)。“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卷中)。把“奇正”与“虚实”联系起来,如此则可“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的目的,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等等,文繁不录。此书自宋刻入《武经七书》之后,代有所刊。版本有《诸子萃览》本、《四库全书》本。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单行清刊本。中华书局有校注本(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1983年版)。

猜你喜欢

  • 方壶词

    三卷。附《水云词》一卷。宋汪莘(1155-?)撰。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吕原明门人,亦与朱熹、真德秀等友善。宋宁宗嘉定年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后退而筑室柳溪之上,环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以

  • 周易通义

    六卷。明程观生撰。观生字仲孚,安徽歙县人。流寓嘉兴。崇祯中知天下将乱,便放弃诸生,以看地之术自谋其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详细记载过他的事迹。但《经义考》只载其《易内三图注》三卷,注释说已散佚,而不及

  • 知耻斋诗集

    六卷。清谢振定(生平详见《知耻斋文集》)撰。谢振定诗笔清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自抒怀抱,重自然,少模拟。清诗人张维屏在《诗人征略》初集中摘其“宵寒烛屡跋,琐碎诵新句,雨足分秧水,风清丽麦天”诸断句。杨

  • 狗咬吕洞宾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

  • 空同集

    六十六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因连丧父母,居家守制,弘治十一年(1498)出户部主事,迁郎中,官至江

  • 毗陵正学编

    一卷。明毛宪(1469-1535)撰。毛宪字式之,别号古庵,江苏武进人。文学家。正德进士。任刑部给事中。疏论内侍擅权,仗势贪利,国事日非,内外震惊。武宗储嗣未建,举朝讳言,宪独疏建,不应,谢病辞归。与

  • 春秋传质疑

    六卷。清齐周南(生卒年不详)撰。周南字首风,号河洲,天台(今浙江天台)人,著名经学家、学者齐召南之兄。乾隆六年(1741)举于乡,入都与周长发、杭世骏、张鹏翀、胡天游等人相交。屡试不第,选为慈溪教谕。

  • 戒庵老人漫笔

    见《戒庵漫笔》。

  • 岭南群雅集

    六卷 清刘彬华(生卒年不详)编。刘彬华,字藻林,番禺(今广州市)人。嘉庆间进士,授编修。后以母老不复出,主讲端溪、越华两书院。勤于课士。此集为地方诗选集。初集三卷、二集三卷。另附补遗一卷。刘氏以为清代

  • 御注老子

    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