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通论

春秋通论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此书本《孟子》“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意贯穿全经,按“属辞比事”之旨分辨《春秋》孰为旧文、孰为笔削,并分类排比,共四十篇。每篇之内,又以类分章,共九十九章。其四十篇之名是:“王室伐救会盟”、“战使至鲁、鲁君臣朝聘于王”、“天王崩葬”、“王室祸乱”、“逆后归王姬”、“战伐会盟”、“会盟”、“战伐”、“鲁君即位薨葬”、“诸侯见弑见杀”、“讨贼”、“吴楚徐越”、“灭国”、“诸侯奔执归入”、“执诸侯大夫”、“纳君大夫世子”、“杀大夫公子”、“大夫奔”、“外大夫叛复入”、“诸侯兄弟”、“迁国”、“齐桓城王国”、“内大夫卒”、“内夫人”、“内女”、“鲁灭国取田邑、齐取鲁田邑”、“内国邑”、“诸国伐鲁”。“归田”、“搜狩”、“城筑”、“内岁祲有年”、“内灾”、“内毁作”、“鲁君臣如列国、诸侯来、诸侯如、外大夫来”、“内外平”、“书爵、书行次、书名”、“书人”、“隐桓庄三世大夫书系书族书名”、“通例”。至于其书所辨之旧史与笔削,《四库提要》已云其“据文臆断”、“未足为信”,非常正确。现存《望溪全集》本。

①二卷。旧题宋人撰,不见于诸家书目。该书统论周及列国大势,推考其兴废的原因。分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楚、秦、吴越篇,采摘史实,引传以注,并作评论。无甚新意。《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存目。② 十五卷,首一卷。清姚际恒(1647-1715)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初著名学者。著有《九经通论》一百七十卷、《好古堂书画记》二卷、《续记》一卷、《好古堂书目》四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姚际恒通经学,立论精审博辨,勇于疑古,往往见解独到,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屡引其说。可惜他的著作大多散佚,只有《诗经通论》十八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行世。《春秋通论》存传抄本。卷前有《春秋论旨》,不入卷次。该书大抵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对逐条进行阐述。作者力辟三传“《春秋》有例”及“常事不书”之说,而以书法、取义二者论《春秋》。他认为:“自古说《春秋》者,莫害于例之一字。”又说:“圣人据鲁史以修《春秋》,何尝先自定其例乎!使圣人执一例以修《春秋》,何殊印板死格,尺寸不移,此冬烘之学规,胥吏之计簿,乌足为圣人之书!”(《春秋论旨》)但姚际恒标举书法、取义以说经,实际上与例无别。不过书中持论也时多新解,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该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③ 五卷。清刘绍邠(详见《周易详说》)撰。此书与作者所著之《春秋笔削微旨》互为经纬,而内容亦殊无可取。作者对《春秋》中关于日食、侵伐、杀人以祭之类的记载加以统计,如《春秋》“日食三十六”、“书侵五十有七”、“书伐二为一十三”等等,然后为作评论;其说大都随文敷衍,毫无新意。《西京清麓丛书外编》本。④ 四卷。清关涵撰。关涵字东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该书是他游宦岭南时所作。编首有作者自序,知该书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全书分为四卷,卷首列《总纲》十七则。《春秋通论》不释全经,也不录《春秋》经文,有所论说,就分别条例。按《春秋》十二公顺序,计隐公三十八条,桓公三十九条,庄公四十四条,闵公九条,僖公六十一条,文公三十一条,宣公三十二条,成公二十九条,襄公八十一条,昭公七十八条,定公二十八条,哀公二十四条,四传异同四百一十一条,总计全书共论九百零五则。关涵该书对清人姜炳璋《读左补义》之说采用较多。作者又搜集旧闻,以补其阙遗,意在综述前人的观点,进行贯通。自两汉诸儒到清初学者的学说,都广泛征引,且一一标明出处。该书属资料汇编,故作者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论断。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本。

猜你喜欢

  • 画苑

    十卷。明王世贞编(生平详见《弇山堂别集》)。此书是古代画学著述的汇编。所收录为谢赫《古画品录》一卷,李嗣真《续画品录》一卷、沙门彦悰《后画录》一卷、姚最《续画品》一卷、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一卷、沈括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四卷。《外集》一卷。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今江西吉安)刘辰翁(详见《班马异同》)评点。吴正子不知何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吴氏当为南宋人。李贺诗注本甚多,明代以来有徐渭、董懋策、曾益、余

  • 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

    四卷。明张楚叔(生卒年不详)、张旭初(生卒年不详)编选。张楚叔,名琦,号白雪斋主人,又号骚隐居士,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张旭初为张楚叔之从弟,号半岭道人,又号岭樵。张楚叔藏书丰富,精通词曲,撰有《

  • 东坡苏公帖

    一卷。党文宝摹刻。党文宝,一作党文实,生平及籍贯不详。此帖无年月标记。该帖包括苏轼书四种:《洋州园池诗》三十首,《中山松醪赋》、《伏腊》和《楚颂》。有人怀疑此帖刻在宋元之际,因为该帖刀法深稳,不似明代

  • 潘象安诗集

    四卷。明潘纬(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潘纬,字仲文,一字象安,安徽歙县人。家于白岳之下。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以资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归田以后,有《养疴》、《游淮》、《园居》诸集。此集为汇刻之本。五言古

  • 词评

    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累官至刑部尚书。著作甚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

  • 干禄字书

    一卷。唐颜元孙(?-714)撰。元孙字韦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为颜师古四世从孙,颜杲卿父,颜真卿诸父。历官长安尉,太子舍人,滁、沂、濠三州刺史。是书为现存最早一本辨正楷书字体的书,它以颜师古

  • 论语栾氏释疑

    一卷。晋栾肇撰。清马国翰辑。肇字永初太山。官至尚书郎。《隋书·经籍志》载晋栾肇撰《论语释疑》十卷、《论语驳序》二卷。现已亡佚。《经典释文·叙录》载栾肇《论语释疑》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

  • 卫生易简方

    十二卷。明胡(1375-1463)撰。胡,字源洁,号洁庵,毗陵(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建文庚辰年(1400)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出身世医之家,自幼受家学熏陶,广涉历代医书。搜寻古今秘要良方,取其简易效验

  • 春秋公羊颜氏记

    一卷。汉颜安乐撰,清马国翰辑。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今山东滕县南)人,汉代著名公羊学家。他是眭孟的姊子,家贫勤学,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汉书·儒林传》说颜安乐与严彭祖一起师事眭孟,由是《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