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笺例

春秋笺例

三十卷。首一卷。清赵仪吉(1751-?)撰。仪吉字彦南,一字雪帘,奉新(今江西奉新)人。困于诸生三十年,年五十七始中乡试副榜,为贡生。与族弟敬襄并以经术根柢之学闻于时。壮年喜游学,足迹半天下。嘉庆十九年阮元巡抚江西,重刻《十三经注疏》,延仪吉参加校雠。《春秋笺例》卷首列有《大意》、《总论》二篇,为全书的总纲。按族弟曾敬襄序,称仪吉中年以后就致力于此书,酝酿胸臆中达十余年,四十六岁时撰成,共十一易其稿,抄录九遍,才最后定稿,可见用力之勤。该书虽按《春秋》经文次序进行笺释,但对《春秋》书事能详其脉络,究其原委,明其始终,并对《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所记每事的正例、变例进行贯通,阐发其中的义例。至于诠释经旨,则大抵折衷三传,不专主于一家之说,并广采汉唐以来诸儒之说。该书所论较为详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猜你喜欢

  • 庸行篇

    八卷。清牟允中(生卒年不详)撰。牟允中字叔庸,天津卫(今天津市)人。《庸行篇》是牟允中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根据《扬州史典》内容而参考补辑,都是采辑先正格言,分门编辑,从达观到警醒,共三十三类,每类十

  • 字学七种

    二卷。清李秘园(其生平不详)撰,张邦泰(其生平不详)校刊。是书所包七种是:分毫字辨、同音异用、误读诸字、异音骈字、误写诸字、通用诸字、一字数音。每种之前,皆冠以小序。所辨点画之讹、音义之异,大都精审,

  • 算学启蒙

    三卷。元朱世杰(详见《四元玉鉴》)撰。1299年朱世杰在扬州刊刻了《算学启蒙》,全书共三卷二十门二百五十九问。卷首为“算学启蒙总括”,列出十八条常用数据及法则:1.“释九数法”(九九乘法歌);2.“九

  • 读易隅通

    二卷。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浙江萧山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安庆府推官,太常寺少卿。此书成于来氏任安庆府推官时,其自序曰:于守城却敌之余,庐居读《易》,防守解严,而予于《易》亦时有通悟处矣

  • 杨氏易传

    二十卷。杨简撰。杨简字敬仲,学者称慈湖先生。生卒年不详。南宋慈溪(今浙江慈溪)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历任富阳主薄、知乐平县、国子博士、秘书郎、知温州等职,官终宝谟阁学士。

  • 东坡全集

    一百一十五卷。宋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召直史馆。熙宁间,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

  • 居士传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

  • 论语补疏

    三卷。清焦循(详见《论语通释》)撰。循著有《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等补疏,并由阮元刻入《清经解》。是书书中称:言必信、行必果者为君子,浅薄固执者为小人。另邢疏认为:老

  • 承华事略

    一卷。元王恽(1227-1304)撰。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中统元年(1260),姚枢征为详议官,不久便被选到京师,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任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

  •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