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二十四卷。清钟文烝(1818-1877)撰。文烝字展才,又字朝美,号子勤,浙江嘉善人。清代经学家。少通小学,道光丙午(1846)举人,以县令注选归,绝意仕进,日事著述。同治初,应江苏忠义局聘,与陈奂、顾广誉同任编纂。主讲敬学书院达十二年。治经宗汉儒,尤究心《春秋穀梁传》。他认为《春秋》为持世教、正人心之书,《穀梁传》最能得圣人之意,范宁、徐邈、杨士勋等人对《穀梁传》有过不少贡献,但“范注既略而舛,杨疏复庞而杂”,近代虽经学大盛,却没有专门巨编、发前人所未发者。于是繁称广引,发凡起例,敷畅简言,宣扬幽理,条贯前后,罗陈异同,历时二十多年,撰成《春秋穀梁经传补注》二十四卷。脱稿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增改,才勘定付刊。又据《经典释文》及《汉石经》残碑,博考两汉之书与唐以前旧说,写定《论语》二十篇。又有《乙闰录》四卷。《春秋穀梁经传补注》意在补充范宁注、杨士勋疏之略,纠正他们的错误。其书中引用自汉以来三百多家之说,而不尽用汉人家法。清代学者治经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治《穀梁传》的学者不多。钟文烝该书虽对经义无多少发明,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光绪二年(1876)钟氏信美堂刊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长宁县志

    十卷,清李绍膺、吴觐光修,金试重修,谢仲坑纂,楚元士续增修,邓风续纂。金试,江南休宁(安徽休宁县)人,贡生,雍正九年(1731)知县。谢仲坑,广东阳春人,解元,雍正六年(1728)任教谕。民国三年(1

  • 集程朱读书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主于静悟,以读书为粗迹”的观点,摘取朱熹读书章程等内容来批驳,旨在反对忽视读书这一环节的治学方法。

  • 老老恒言

    五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字六圃,浙江嘉善人,少时嗜好学习,工诗,中年绝意进取,杜门著书,尝于所居累土为山,环植花木以奉母,名曰慈山,因此自号为慈山居士。生平喜爱弹琴赋诗,临摹篆隶

  • 培垒居杂录

    四卷。明郑端允(生卒年不详)编。郑端允,字思孟,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郑晓之曾孙也。此书杂采各书劝戒之言,甚至连《太上感应篇》也为所不遗。其意虽主训诲,而其言却不尽出于儒家,盖为杂家之流也。

  • 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主制群征

    二卷。德意志汤若望(?-1666)撰。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生于科隆。1622年与金尼阁神甫来中国,先在北京学汉语,后到西安传教。1630年被召回北京,同意大利耶稣会士罗雅谷绘治天文历法,编成《崇祯

  • 古今韵史

    十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摭拾诸书隽语,分类编次,共十二卷,其中韵人二卷,韵事二卷,韵语三卷,韵诗二卷,韵词二卷,韵物一卷。皆以古事与明代人事参录,属《世说新语》之支流。其纤佻弥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天台山志

    一卷。作者佚名。书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故知为元人所作。书中称前至元间,又知作者当为元顺帝时人。《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书颇典雅可观,惟七十二福地一条,不引杜光庭书而引记纂渊海,知为

  • 映秋轩诗钞

    一卷。清丁幼娴(生卒年不详)撰。丁幼娴,字静芬,江西德化人,文安知县丁符九之女,湖北巡检汪东源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续编》之中。共收诗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