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章句

春秋穀梁传章句

一卷。汉尹更始撰。清马国翰辑。尹更始字翁君,西汉汝南郡邵陵(今河南郾城东)人,著名经学家。《春秋穀梁传》由鲁申公传于瑕丘江公,后经过几代传授至蔡千秋。汉宣帝即位,访求能通《穀梁传》的学者,都不如蔡千秋。尹更始师从蔡千秋,官议郎,后又为谏大夫、长乐户将。汉宣帝曾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议《公羊》《穀梁》二传同异,公羊家之说多不被采用,因此《穀梁传》大行于时。当时尹更始也在应诏者之列。尹更始后来传其学于其子尹咸、翟方进及琅邪人房凤。《春秋穀梁传章句》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尹更始《穀梁章句》十五卷。《隋书·经籍志》题“梁有《春秋穀梁传》十五卷,汉谏议大夫尹更始撰,亡”,《新唐书·艺文志》题同《隋书·经籍志》,说“尹更始注”。《旧唐书·经籍志》题“《穀梁章句》十五卷,今佚”。马国翰说汉儒治《穀梁传》者,只有尹更始和刘向有书;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及杨士勋疏引刘向之说则标明,又引旧说不注名,当非刘向之说,则为尹更始之说无疑。于是合辑为一卷,题为《春秋穀梁传章句》,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该书对研究汉魏古注有一定的价值。

猜你喜欢

  • 晚晴簃诗汇

    二百卷。徐世昌(1855-1939)辑。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祖籍天津,生于河南汲县,清末民初大官僚。早年与袁世凯结为兄弟,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

  • 殷墟书契菁华

    不分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氏在该书自序中说,他搜集殷墟遗文,得甲骨逾万,把其中重要的拓本编成《殷墟书契》一书,而他所藏的最大的骨片,尚未拓墨,为了使其不致淹没不传,于是排照精

  • 两垣奏议

    一卷。明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

  • 宋百家诗存

    二十八卷。清曹庭栋(1699-1785)编。曹庭栋生平见《易准》辞目。此书所编皆《宋诗钞》缺漏者,“选刻两宋诗人遗集以广诸选本所未及”(《自序》)。所选共一百家,始于魏野《东观集》,终于僧斯值《采芝集

  • 天香簃诗存

    二卷。清朱家骅(生卒年不详)撰。朱家骅字粥叟,江苏奉贤(今属上海)人。祖父鯆山有《爱吾庐诗钞》,父史枚有《读月楼吟稿》,朱家骅与弟家驹继承家学,都以诗名。集诗虽二卷,但共收诗三千余首。朱家骅内行纯笃,

  • 汉魏石经考

    三篇 清刘传莹撰。传莹字椒云,汉阳(今湖北汉阳县)人。此书是传莹同乡黄元吉根据传莹孙子的藏稿付印的。书分三篇,共十三目。前有光绪十二年黄元吉,光绪十年姚晋圻两人的序,后有光绪十年田明昶的跋。上篇考汉石

  • 疫疹一得

    二卷。清余霖(生卒年不详)撰。余霖字师愚,桐城(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

  • 寒香馆文抄

    八卷。清贺熙龄(1787-1846?)撰。贺熙龄字光甫,号蔗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该集八卷,其中卷一为杂著,卷二卷三为序跋,卷四为记,卷五为墓表志铭传,卷六卷七为

  • 艺术丛书

    四十五种。不知编辑者姓氏。该书分五类,其中书学五种(有宋陈思《御览书苑菁华》二十卷、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六卷等)、画学十八种(如清释道济《苦瓜和尚画语录》一卷、清郑燮《板桥题画》一卷、清金农《心农题画

  • 西游录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撰。丁谦(1843-1919),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二十余年,喜志历史上边疆及外国地理。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此篇据盛如梓删略本,仅转录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