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比事

春秋比事

二十卷。旧题宋沈棐(生卒不详)撰。沈棐字文伯,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曾为婺州校官,其生平事迹不可考。又据嘉庆四年庐陵谭月卿《序》,则称为莆阳刘朔撰,并说他亲见刘氏家本,不知其依据何在。此书原名《春秋总论》,陈亮更以今名。前以周天王、齐桓、晋文二伯及鲁、晋、齐、宋、郑诸国类次,后以搜狩、郊、盟会、朝聘、侵伐、战、救、遂、夷狄等事迹相近者类比而为之说。如“齐桓公”条下列“会十五”、“诸侯十四国从齐终始”、“小白抑强楚、卫诸侯”、“小白侵伐并吞执大夫”、“救国城国”、“三伐戎”诸条论述分说。再如“会”条下先释“会”义,再详列“经书公会一国者十有八”、“经书称会公者三”等十一条,收集经文、分类排次,最后为“总论”。宋代经学受啖赵影响,主弃传就经,于经中直寻大义,此书即是迎合这一时尚而编纂的。故陈亮《序》称此书“即经类事,以见其末,使圣人之志可以舍传而独考,此其为志亦大矣。”但此书之编纂的确有助于《春秋》一书之研究,如果摒弃其陈腐之议,至今仍是一部研究《春秋》有用的工具书。此书于元至正年间初刻于金华,此本今存。

猜你喜欢

  • 山居文录

    二卷。清叶德辉(见《观古堂诗录》条。)(1864-1927)撰。考叶德辉论文,不主宗派,以为文以载道,事理通达,其为文,必简古而有法度。大抵非本原经术,精熟义理,绝无佳文。叶德辉以闳博之才,研思经义,

  • 黄县志

    ①八卷。清李蕃修,范廷凤纂。李蕃字锡征,号懒庵,四川通江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黄县知县。著有《雪鸿堂文集》。黄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此志为三修。李蕃莅

  • 海上花列传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

  • 盘谷集

    三卷。清释智朴(生卒年未详)撰。释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居盘山四十余年。当时盛流,如朱竹垞、王渔洋、宋牧仲,皆与订交,尺牍往还无虚月,所著《盘山志》,详略有法。此集为乾隆时命翰苑诸臣重为编定。前集二

  • 训蒙千字文

    一卷。清何桂珍(1817-1855)撰。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后募勇征讨捻军,被杀,谥文贞。是书系访周兴嗣《千字文》四言韵语体例编撰的小学训蒙读物。自“懿惟

  • 仙苑编珠

    三卷。旧本题王松年(生卒年不详)撰。王松年,唐末五代人,天台山道士。撰有《仙苑编珠》三卷。古来记述神仙事迹者,常以“仙传”、“真记”等为题目,王松年则以《仙苑编珠》为题。据王松年自序所述,他撰《仙苑编

  • 经韵楼集

    十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官知县,曾师事戴东原,为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经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影响颇大。《经韵楼集》大多为考据注释之作,涉

  • 问礼俗

    一卷。魏董勋(其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隋书·经籍志》作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作十卷,盖至唐时,其书犹完存,今则佚矣。马国翰从张华《神异经注》、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周处《风土记》、《太

  • 钟山札记

    四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龙城札记》。此书为作者归田后,掌教南京钟山书院时所著。全书以考订经史为主,杂记诸文,体例与《龙城札记》大体一致。书中校勘、考订多精确可信,间有失检之处。《续修四库

  • 更生吟

    不分卷。明高名衡(?-1642)撰。高名衡,字平仲,号鹭矶,山东沂州(今临沂)人。生年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城守功,晋兵部左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沂州被破,名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