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会要

春秋左传会要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调元藏书极富,涉猎颇广,自经史百家、音韵小学都有所撰述。此书共四卷,列举《左传》的要点,进行阐发,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左传》史实,分条加以考据评论,往往发前人之未发。如卷一的“周历”、“周室封建”、“天子诸侯建都”、“列国城郭井里”、“宫室园池”诸条,卷二的“姓氏”、“谥法”、“晋卿十一族”、“刑名”,卷三的“谣谚”、“隐语”,卷四的“衣饰”、“贿赂”及“善星文人”诸条,都很精辟,对于人们研究春秋时代的典章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常见有李调元辑《函海》本。

猜你喜欢

  • 魏郑公谏续录

    二卷。原书不具撰者姓名,《四库提要》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然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仅得130条。本书摭拾众说,以补王录之不足。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且有

  • 卧游录

    一卷。旧题宋吕祖谦撰。吕祖谦生平事迹详见《古周易》。此书为摘录诸书而成,共四十五则。前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次十八则全录苏轼杂著及陶潜集,最后二则不知出自何书。卷首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

  • 广群辅录

    六卷。清徐汾(生卒年不详)撰。徐汾字武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本书为补陶潜《圣贤群辅录》之缺而作。《圣贤群辅录》托名陶潜,实则伪托。本书对陶本西晋以前遗缺者补之,对东晋至明代又续之。但原书本为伪本,

  • 遁言

    十卷。明孙宜(生卒年不详)撰。孙宜,字仲可,华容(今湖南省华容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目十七卷,每类为一卷,共十七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止于十卷,盖非完本。内容多为肤浅之论,如以雷霆

  • 豳风广义

    三卷。清杨屾(生卒年不详)撰。杨屾,字双山,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平生从未出仕。杨屾从《诗经·豳风》中的诗出发,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杨屾为了求得实

  • 于山奏牍

    七卷;附诗词一卷。清于成龙撰。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桢副榜贡生,入清后于顺治十八年(1661)授广西罗城县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于山奏牍

  • 芙蓉镜寓言

    见《芙蓉镜孟浪言》。

  • 重刊说文解字

    十二卷。明陈大科(?-1625)校刊。大科字思进,号如冈,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人。隆庆辛未(1571年)进士,累官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后出总督两广,卒赠兵部尚书。此编首列其序,次列许慎自序、许冲

  • 割圆八线缀术

    四卷。清徐有壬(详见《测圆密率》)、左潜(?-1874)撰。左潜是左宗棠的从子,与黄宗宪、曾纪鸿同师于丁取忠。徐有壬写完《测圆密率》后,又著《割圆八线缀术》专事切割线与弧背弦矢互求之术,为《测圆密率》

  • 敏学轩述记

    十六卷。清陈世箴(生卒年不详)辑。世箴字筱林,丹徒(今属江办省)人。是编乃世箴嗜读古书,采诸家文辞,体仿《文选文苑总集》,汇编成辑。内容多记忠臣孝子,遗文轶事,人心风俗之事,意在垂世立教。其记忠孝节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