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崔子璲编。崔子璲,广州增城(今属广东)人,生卒及事迹均不详。子璲五世祖崔与之,字正子,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右丞相,卒谥清献。崔与之一生著述甚多,但大都佚于战火之中,至
一卷。清沈谦(1620-1670)撰。沈谦字去矜,号东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辨四声,长通音韵之学。明末诸生,入清后曾起兵抗清,事败后隐居不出,靠行医为生。其诗初学晚唐温、李,
三卷。清方溶撰。方溶字蓉浦,浙江海盐人,岁贡生。《禹贡》有图,始自晋裴秀,但其图久佚。后来研究《禹贡》的学者,也大都配有图,但都没有胡渭的《禹贡锥指》详细。方溶此书,意欲简约,提纲挈领,书首列有十幅图
六卷。明张奎修,夏有文纂。正德十二年(1517)刊行。张奎。字文光,浙江人。官扬州等处备倭都指挥佥事。金山于明洪武十九年置卫备倭,成化年间都指挥同知曾委教谕陈瑛纂辑卫志,但未经完稿。此志分上下二卷;上
一卷。清代方履钱(生卒年不详)辑。履钱,字彦闻,大兴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官至福建闽县知县。彦闻博学嗜古,天文地理、金石钱币、六书九章及梵策之典皆颇爱好。为官兼学,闲暇勤于笔耕,著述颇
一卷。清温汝能(详见《孝经约解》)编辑。是书附刻于温氏自纂的《孝经约解》后,凡孝经古文宋本一篇,日本信阳本孝经古文一篇,朱熹《孝经刊误》本一篇,吴澄校定孝经古今文一篇,吴元徵孝经古今文考一篇。以上诸篇
一卷。清陈乃乾(生卒年未详)选。陈乃乾浙江海宁人。究心目录版本之学。《启祯遗诗》自遭毁禁之后,极不易得。海内藏书家,仅获有二三册。武进陶湘所藏十卷本,最为完足。此编用上海王植善及陶氏所藏,两本比勘,著
四卷。清焦廷琥(生卒年不详)撰。廷琥为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父焦循,举人,著述甚富,有《易通释》、《孟子正义》诸书三十余种。廷琥,字虎玉。诸生,能读书,传父业,著有《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及《蜜梅
十八卷首一卷。清章寿彭修,陆飞纂。章寿彭,浙江山阴人,监生,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知县。陆飞,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旧志创修于康熙十四年(1675)县令连国柱,后二次续修。旧志非失之陋略
六卷。宋庞安时(1042-?)撰。庞安时,字安常,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随父学医,博览《素问》、《难经》、《灵枢经》、《甲乙经》等书,尤精于《伤寒论》。庞安时多才多艺,曾与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