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医杂著

明医杂著

六卷。明王纶(约1460-1537)撰。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气节高尚。通经济之学,而精于医治,临证医治历有奇迹。王纶医著颇丰,除此书外,尚有《书斋医论》一卷,《医论问答》一卷,《小儿医书》一卷,《本草集要》八卷。此书见于千顷堂书目,作八卷,并作者自序。后经薛已校注,作六卷,附刊于《薛氏医案》中,是为今所传本。卷一至卷四统论诸证,卷五专论小儿证治,卷六附载诸方。作者在医学思想上主要以李东垣、朱丹溪为宗,折中二家,兼采他说。临证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作者尊古而不泥古,对前人颇有发挥。如对朱丹溪治气、血、痰、郁十分推崇,提出了四法治病论: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王氏所创立补阴丸、化痰丸,皆独具匠心,在朱丹溪基础上另有发挥。徐春甫《医统大全》摘王氏论二陈汤所言,半夏辛燥,于老年痰火不宜,又劳怯不可用人参,此二条皆实有心得,非率而之论。此书经薛已校注,内容多有发挥。可为后世参考。有明弘治间刻本,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日本正保二年(1645)中野小左正门刻本,198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点校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礼记大全合参

    四卷。又名《礼记体注》。详见清代曹士玮撰《礼记体注》条。

  • 吕后斩韩信

    见《前汉书平话》。

  • 闲家编

    八卷。清王士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士俊字犀川,贵州平越(今贵州福泉县)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后授庶吉士。雍正元年以知州发河南,累擢河南巡抚,他提倡垦荒劝捐,颇为民累。此后又任湖北、四川巡抚,河东总督,后

  • 东林同难录

    一卷。清缪敬持(生卒年不详)撰。敬持江苏江阴人。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把持朝政,东林党诸多俊杰被难。其后人辑有《同难录》,桐城左氏刻之。康熙七年(1668年),敬持订补其缺,重新刻印。现有江阴耕学草堂重刊

  • 左传同名汇记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此书也是为补陈厚耀《春秋世族谱》而作。按《左传》对列国君臣姓名的纪录,往往前后不一,甚至一人有四、五种称呼的,而又有同名而异人的,辗转纠结,前后互易,给

  • 野记

    四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法家,文学家。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工书法,能诗文,名动一时。书与文征明、王宠为当时书法大家

  • 经史耨义

    二十二卷。明林允昌(见《弟经》)撰。莆田有金石社,乃林氏宗人讲学之所,林允昌集子弟,每月三次会讲于其中的栖缘堂。每次会讲《五经》及诸史。自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开始为第一期,至十一月止。共会讲二

  • 随园骈体文注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

  • 鬻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生卒年不详)撰。熙祚有《吴兴志校勘记》,已著录。熙祚既刊行《鬻子》,又据《道藏》本及《意林》、《群书治要》、《北堂书抄》、《文选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驿中》、《汉书·艺文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