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王炜撰。王炜号不庵,山西太原人,又说安徽歙县人。生卒年月未详。自其祖龙山及其父贯一,世传理学。王炜少年为任侠,而又为清虚玄识,为假道学,既而知非尽合,则又为昙瞿弟子,为全没意智汉,宇宙上下无可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两卷,曰梧按皖六郡,纲举目张,平情以行法,持法以抑情,此集皆明大体,识时务,不激不阿,一当于法,其中多直言极谏,又援引亲切,善动人心,得建言之要。
八卷,首一卷,清周来贺修,卢元勋纂。周来贺字德生,江西南丰人,曾任桑植县知县。桑植县志创自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马奎,其稿无存。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钟人文续之,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顾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
十二卷。晋范宁撰。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传至两宋之时,逐渐稀少,除注疏本外,单刻本不多见。此本原为宋绍熙年间(1190-1194)余仁仲万卷堂刻本,有很高的价值。其书共分十二卷,按春秋十二公,每公为一
十卷。南朝陈徐陵(507-583)撰。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一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事迹见《珠宗草庐诗钞》。此其文集,文颇平实,无轻佻环薄之习,是其所长。惟于文律不甚讲求,故语句颇有疵漏。如《游衡山记》云:“汉唐勋戚多陪陵,高冢祁连,与国无极。”按:祁
二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在此书《提要》中考证:历代史志至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书名,自宋艺文志始有,因而疑为唐末宋初人所撰。宋志所载,题师巫撰。师巫为周穆王时人,疑为托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四卷。清骆腾凤(1770-1841)撰。骆腾凤字鸣岗,号春池,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好读书,曾从李潢受算学,故尤精算术。撰有《开文释例》四卷(1815)、《艺游录》二卷(18
一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致准字伯平,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同治中曾在云南作官。他自称曾经读《左传》,有疏解数十条,大半已经遗忘,把还记得的录出,成《读左评录》一卷。此书是史致准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