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急就章考异

急就章考异

①一卷。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经学家,其生平著述,详见《周易集解》。是书以法帖中绍圣三年勒石本为底本,把颜师古注本、黄庭坚校本、李焘刊本、朱熹刊本、王应麟注本、梁国治临本的异字校出,注于其下,并考其命名之本义和各释之歧舛,加以详细辨正。绍圣三年勒石本至三十一章而止,因此后三章未录。全书精义,尽在序中,要点有三:一、《急就章》为“草书之权舆”,所以有“章草”之称。“其文比篆隶为流速,故名‘急就’”。草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并不是“解散隶体粗书之”。二、诸本所释之讹,如以“荣”为“崇”、“昌”为“冈”、“他”为“化”等等,症结在于不识草书。三、后世字体“屡变而失其初,章草则字字区别”,可以“据以正定文字”。其刻本有聊城杨氏本、《岱南阁丛书》本(沇州本)、《丛书集成初编》本。②清庄世骥(生卒年不详)撰。世骥青浦(今上海市)人。是书以《急就章》仅有的两个注本颜师古注和王应麟注相对照,核其异同,按证斟酌而成。卷末有郑知同跋,谓其书曰:“略无偏驳独是。标举诸本,文或不备,解释亦每鹘突,且至阙如。其正文提皇本为纲,以诸本中皇为最早,首题下注云‘用绍圣三年勒石本为据’者。皇书旧有碑文,宋代重刊,庄氏盖见其拓本而未申明。又所标《玉海》本乃宋高宗初草,罗(愿)与王(应麟)易以正书载在篇端者,其实所列各本并据《玉海》。是书本无序述,似未必功,传抄讹脱,往往不可卒读。”由此可知,郑氏为庄书做了订补工作。统观全书,庄氏正定文字,采用孙星衍《考异》之说,可谓不少。是书有光绪十七年(1891)《广雅书局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孙子书校解引类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

  • 春秋三传义求

    二十四卷。清吴敏树(1805- 1873)撰。敏树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壬辰(1832)举人,官浏阳县教谕,与同里方稼轩同治经学,为学官。著有《柈湖文录》、《柈湖诗录》等。作者认为

  • 笠翁新三种传奇

    六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三种传奇,每种均二卷、三十六出。其一是《补天记》,又名《小江东》,其序署名小斋主人,写周仓溺水,伏皇后魂附其体的荒唐故事。其二是《双瑞记》,又名《中庸解》,写晋周处除三害、改恶

  • 礼杂问

    一卷。晋范宁(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顺阳(河南淅川西南)人。初为余杭令,六年后迁临淮太守,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后补豫章太守。精于经学,以为王弼、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注《尚书》、

  • 促织

    其一一点光分草际萤,缫车未了纬车鸣。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其二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 燕石集

    十五卷。元宋褧(1292-1344)撰。褧字显夫。大都(今北京)人。元泰定元年(1324)进士。累官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褧博览群书,与其兄本先后入馆阁,俱有文集行世,时人称之为“二宋”。褧集为其侄

  • 介庵经说

    九卷。即《九经集解》。

  • 吾野诗集

    五卷。明黄克晦撰。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福建惠安人。生卒年不详。克晦少时善画,《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

  • 那恭勒满汉摺稿

    八卷。清那清安撰。那清安字慎修,号竹汀。姓叶赫那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三甲第二十一名进士,授户部主事,洊陛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副都统,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刑部、工部侍郎,都

  • 絜斋家塾书抄

    十二卷。宋袁燮(1144-1224)撰。燮字和叔,号絜斋,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淳熙辛丑(1181)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卒谥正献。燮少时以名节自期,任礼部侍郎时,曾与史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