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思诒堂稿

思诒堂稿

十三卷。清金衍宗(生卒年不详)撰。金衍宗,字岱峰,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志在通经,不屑为举子业。年十七岁时作《银河篇》,芸台学使奇其才。后专以十三经注疏为主。曾以孝廉得县令,政绩不佳,后两任临安校官。每于春秋佳日在应奎楼前与博学能文之士登高望远,饮酒赋诗,以提倡风雅为己任,凡二十余年。是集包括诗稿十二卷,文稿一卷。诗十二卷,前十卷收古今体诗一千一百二十九首,内分双桂堂、豫顺堂、古欢居、彭门游草、勤业堂、拜经室、双柏山房、瓯江诸集。第十二卷为词。文集收文二十四篇。安徽提督学政沈维矫序云:“岱峰自少为诗,妥贴排奡,意在发抒性情,不肯貌为唐音,独喜昌黎之以文为诗学之最久,后乃博涉少陵东坡、山谷诸家,则益闳大而神化之。”有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同治五年(1866)重刻本。

猜你喜欢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宋先贤读书法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书中所采录宋代儒学家论读书方法共十二家,而以朱熹的论述为多。其读书方法为,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莆田训导江震鲤序而重刻,亦不言由谁所编辑。

  • 潘丰豫庄本书

    见《丰豫庄本书》。

  • 阳明先生别录

    十四卷。明王守仁(1472-1529)撰。守仁为明代诗文作家、哲学家。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宦官刘瑾,杖阙下,谪贵州。后起为南刑部

  • 春秋集义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生卒不详)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生平不可考,知为宋宁宗嘉定间太学生。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

  • 卍斋璅录

    十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县)人。乾隆进士,由庶常授吏部主事,迁考功员外郎,擢直隶通永道。他一生留心乡邦文献,广搜益州耆旧遗著,次第刊布,后汇为《函

  • 此观堂集

    六卷。明罗万藻(?-1647)撰。罗万藻,字文止,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七年(1621)举人。官累礼部主事。著有《十三经类语》等。罗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

  • 然脂集例

    一卷。清王士禄(1626-1673)辑。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人。顺治进士,官吏部考功员外郎。工诗,学孟浩然。与弟士祐、士祯均以文名,时号“三王”。著有《司勋五种集》、

  • 安骥集

    三卷。不著撰人。《宋史·艺文志》著录为李石撰。《陕西经籍志》认为李石为唐代人,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亦认为李石为唐代人。书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由序中可知,旧有此书,伪齐刊刻。卷数不等,传世有五卷、两

  • 甘水仙源录

    十卷。元李道谦(详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编撰。《甘水仙源录》,又称《甘泉仙源录》。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崇佛陀者言寂灭、尚神仙者言养生术;汉张鲁统领道教,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四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