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定清文鉴

御定清文鉴

共四十六卷(《御定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纲》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官修的满文分类辞典。满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期满文,俗称“无圈点满文”,是清太祖怒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而成,使用三十余年,留下来的文献有《满文老档》等;一种是后期满文,俗称“有圈点满文”,是清太宗皇太极于1632年命达海改造“无圈点满文”而成,它有较为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具有区别于蒙古文字母的明显特征,目前保留下来的绝大部分满文文献和以《清文鉴》命名的辞书都是用“有圈点满文”写的。《清文鉴》始修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673-1708);共分二百八十类,一万二千多条。附有总纲,即按字母排列的索引。因为未及音译其文,乾隆皇帝才指授馆臣进行这次重修,详加增定。分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二个子目。每条皆左为满文,右为汉语;满文之左,译以汉音,用三合切韵;汉文之右,译以满文,惟取对音。因为满文的读音,多为汉字所无,所以要采用三合切韵法;而汉字的读音,满文都具有,所以注以直音。《四库提要》云:“伏而读之(指此书),因汉文可以通国书(指满文),因国书可以通汉文,形声训诂无所不具,亦可云包罗巨细,辨别精微者矣。书中体例,兼别字体字音,宜入训诂类中,然译语得音,骈音为字,与训诂之但解音义不同,故仍列诸字书类焉。”此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还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均为抄本。

猜你喜欢

  • 白茅堂集

    四十六卷。清顾景星(1621- 1678)撰。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人。少年时代博闻强记,尤喜读经史,善做诗文。南明弘光时考授推官,明亡,隐居于淀湖,入清,屡征不出。后因举荐“博学鸿

  • 笔记

    二卷。清代程大纯撰。程大纯字汉舒,孝感(今湖北中部)人,官至黄冈县教谕。此书是作者讲学时的笔记。全书认为陆王一派学说虽有些“矫枉过正”,但与那些“口耳之学”相比,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

  • 金谷遗音

    一卷。宋石孝友(约1164年前后在世)撰。石孝友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乾道中进士。石孝友工词,有元代散曲气息。其著作世不多见,《钓台集》载其七言绝句一首,亦无可采录。其词至今则犹传。《书录解

  • 皇华集

    二卷。《续集》一卷。明翰林院修撰。本书系明赴朝鲜使臣与其藩臣之唱和集。正德十六年(1521),唐皋、兵科给事中史道以颁明世宗即位诏奉使朝鲜,与其藩臣日有唱和。朝鲜国王李怿特命书局编成此集。本书卷首有嘉

  • 书山遗集

    二十卷。元吴会(?-1388)撰。会字庆伯。金溪(今属江西)人。至正三年(1343)举乡荐第一。入明不仕。以一足废,自称独足先生。所作诗文名《独足雅言》,共二十卷。已散佚。此集为其裔孙吴尚纲编定,更名

  • 文始

    九卷。近代章炳麟撰。章氏生平著述,参见《新方言》。是书系探求汉语语源的重要著作。章氏把文字基本构件所代表的词作为语根,寻求词语由此繁衍、派生的线索。章氏分文字基本构件为“初文”和“准初文”。初文即《说

  • 兆游文存

    一卷。见《观古堂诗录》条。清叶德辉(1864-1927)撰。此书为辛酉(1921)寓京时所作。文三十余篇。其中或考证经典,或辨别泉币,或精研金石,或概论词曲,或详究五行,不仅文章典则高雅,亦多关于考订

  • 宝贤堂集古法帖

    十二卷。明朱奇源(生卒年不详)辑。朱奇源晋(今山西一带)人。为明代著名三藩之一-晋藩之主,世代工书,颇好名帖法迹,辑有此帖,刊成于弘治九年(1497)。该帖共十二卷,其中九卷皆取材于《秘阁帖》及《绛帖

  • 矿石图说

    一卷 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译。这是一本通俗启蒙类的地质学读物,全书一卷,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总论矿石;其次论矿石的形状性质及化学特性;再次为矿石的分类,作者将矿石分为十二类:石英类、光

  • 习苦斋集

    十二卷。清戴熙(?-1860)撰。戴熙字醇士,号鹿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兵部右侍郎。1860年忠王李秀成克杭州,戴熙以本籍团练抵抗,兵败死之。是集有诗集十二卷,古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