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归愚诗文全集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几年之间从翰林院编修一直仕至礼部侍郎,赠礼部尚书及太子太傅衔致仕,卒后又加赠太子太师,赐祭葬,谥文悫。沈德潜是清代初期至中叶过渡时期的著名诗论家和诗人。他为王士祯的再传弟子,叶燮的学生,但诗学观点却与二人都不相同。他论诗倡导“格调”说,专门标举唐诗的“体格声调”,认为后世“不能竟越三唐之格”(《说诗晬语》)。这种理论,实质上是明七子“诗必盛唐”说的翻版。这种复古模仿,在清代诗歌发展道路上形成了一股倒退的逆流,起着消极作用。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他特别强调“和性情,厚人伦,医政治”的社会功用,极力宣扬“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要求诗歌创作“一归于和平中正”(《重订唐诗别裁集序》)。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显然对维护和加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有利。总之,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其消极方面、保守面较为明显。正如文廷式所说:“本朝诗学,沈归愚坏之。”(《琴风余谭》)沈德潜在当时的诗坛上影响很大。他曾结举过“城南诗社”和“北郭诗社”,还带出了许多学生,比较著名的有王鸣盛、王昶、钱大昕等七人,时称“吴中七子”。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沈德潜未得官位以前,曾自编订其诗,为《竹啸轩诗钞》十八卷,刊于雍正二年(1724)。是编凡《年谱》一卷、《文钞》二十卷、《文钞余集》六卷、《诗钞》二十卷、《诗钞余集》七卷、《浙江通志图说》一卷、《矢音集》四卷、《归田集》一卷、《黄山游草》一卷、《台山游草》一卷、《南巡诗》一卷、《八十寿言》一卷、《九十寿言》一卷、《说诗晬语》二卷,共为六十七卷。则走心士途以后,并前刻诗钞重编,陆续刊刻。初本各自为集,迨刻全后,汇为是集印行。沈德潜仕途得意较晚,而特受皇帝恩宠。乾隆四巡江南,每一銮接,必加一官,赐一诗,至四十余首。其他调和往来,中使扁项相望,不可枚数。其诗创作也和明七子一样,古诗摹汉魏,近体法盛唐,大抵“有规矩法度而少真气”,“袭盛唐之面目”而“绝无出奇生新,略加变化处”(朱庭珍《筱园诗话》)。在内容方面,其诗歌大量歌功颂德,点缀“盛世”,颇不足取。也有一部分作品描写自然灾害,反映民生疾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罪恶,虽然其宗旨在于“以微言通讽谕”(《施觉庵考功诗序》),但客观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集有乾隆间家刻本。

猜你喜欢

  • 易触

    七卷。清贺贻孙撰。贺氏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代诸生。该书原无传写本,清咸丰初年由贺恢募资刊刻,始流传于世。此书由作者自序,内容虽多据前人所言,但诠释详明,发挥透彻,绝非简单的抄袭。作者认

  • 春秋年考

    一卷。自署天畸人。其生平、事迹不详。该书初成于天启甲子(1624),修订于崇祯辛未(1631)。仿《史记·诸侯年表》体例,以年为经,以国为纬,各记载其大事。但较为丛杂、凌乱。今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明抄本。

  • 周礼精华

    六卷。清陈龙标撰。龙标为福建侯官人。此书首有自序,称“百数家之笺疏训释,……广为采辑。凡可以明礼制、广见闻、资考证者,皆为酌繁就简,撷其精华。”其次为引用书目,所列书目十分详尽。此书虽为制义而作,但书

  • 雪交亭集

    三册。明高宇泰撰。宇泰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字隐学,浙江鄞县人,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明亡后曾参与通海之役,被捕旋释。张肯堂翁洲寓所,交雪亭有一树一梅东西相接,宇泰爱之,遂以之为其文集之名。该文集为明末

  • 册封琉球赋帖

    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书。何绍基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书学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其小楷于清代除刘文清外。罕见匹敌。道光十

  • 墨君题语

    二卷。明项圣谟撰,项圣谟字孔彰。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此书皆是题墨竹之文。上卷为李肇亨作,下卷为李日华作。李肇亨字会嘉,李日华之子。此书《四库全书》收入存目。有《李竹懒先生说部全集

  • 塞北小抄

    一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康熙二十二年(1683),高士奇扈驾北巡,至鞍匠屯,遇疾而归。本书即记其途中见闻及康熙帝对其恩遇之事。自鞍匠屯以后,则据康熙回京后宣示按日添载。其中考订塞外古

  • 尔雅古注合存

    二十卷,总考一卷。清董桂新撰。董桂新(1773-1804)字茂文,号柳江,学者称柳江先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清训诂学家。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入翰林。年三十二病卒。少承家学,又从董炼金游。

  • 赵仲穆遗稿

    一卷。元赵雍(1289-?)撰。赵雍,字仲穆。赵孟頫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累官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此集诗十七首,词十七首。卷末题延祐元年(1314)春正月寄呈德琏姊丈。后有文徵明跋,称此

  • 积石文稿

    十八卷。《诗存》四卷。《南池唱和诗存》一卷。《鲙余编》一卷。清张履(1792-1851)撰。张履,字渊甫,初名生洲,江苏震泽(今吴县)人。嘉庆举人,以教习注知县投牒,改教谕。其人自少志圣贤之学,尤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