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义粹

尚书义粹

八卷。金王若虚(1174-1243年)撰。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省)人,金代文学家。承安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金亡不仕。著有《王经辨惑》等十余种,并有《滹南遗老集》。王若虚认为,孔氏壁中之真《古文尚书》亡于永嘉之乱,而梅赜所献,乃魏晋间所假托,其二十五篇,经文与序、传,如出一人之手,故作此《尚书义粹》八卷以辟之。王氏首列今古文之篇名、篇数,马融、郑玄之十六篇逸文,又列出梅赜所增的二十五篇加以比较,再证之以逸书、参校诸子之书,稽之以历法,考查其句读,表明梅氏之种种谬误,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认识到梅本之伪《古文尚书》且加以系统研究者。本书对明、清治《尚书》的学者影响颇大。遗憾的是本书现缺卷三全文,卷六、卷八亦有残缺。本书卷首有元至正四年(1344)翟思忠的“序”,清嘉庆丁已(1797)马玉堂的“跋”。翟序详细介绍了本书内容,马跋则记载传抄之原委。本书今有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

    四卷。清梅自实(生卒年不详)撰。梅自实,字有源,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此书专以二十四山朝向,用正五行辨每年旺气节候,又以年遁方支论纳音生克,于每山下各附《天符经》、《金精鳌极》、《天河运转》等书所定吉

  • 金兰集

    三卷。《附录》一卷。明徐达左编。生卒年不详。徐达左字良夫,号松云道人。湖南平江人。元时遁迹于邓尉山。明洪武初,官建宁县训导。著有《颜子》。徐达左当未仕以前,家苏州之光福里,于所居筑耕渔轩。一时名流往还

  • 评史心见

    十二卷。明郭大有撰。郭大有字用亨,江宁(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人。是书取古人之事迹功业为标题,并且以其事来作论断,其“凡例”云,凡可以为策论者,择取以利于举业。则其书不必更问。此书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存素堂诗初集

    二十四卷。《诗稿》一卷。《诗二集》八卷。《续集》一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原名运昌,后改今名,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蒙古正黄旗人,柏山(今河南沁阳)人,姓乌尔济氏。乾隆四十五年

  • 诗经逢原

    十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文英字绳崖,江苏武进(在今江苏南部)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诗经逢原》、《诗考补》、《诗疑义释》、《诗疏补遗》、《毛诗通义》、《屈骚指掌》、《庄子独见》诸书。是编书前总

  • 居宅卫生论

    一卷。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傅兰雅曾译《化学卫生论》,详论饮食卫生。此书则详论居宅卫生。傅兰雅取材于柯氏丛书,分六部分,分别论述屋内通风与生热各法、城内通水之法等内容,并附有六十五幅图。

  • 交泰韵

    一卷。明吕坤撰。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又号心吾,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授襄垣知县,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再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 宜稼堂丛书

    七种,二百五十六卷。清郁松年编辑。郁松年字万枝,号泰峰,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恩贡生出身,好读书,筑宜稼堂,藏书达数十万卷,道光、咸丰间江南藏书家之善本多归于此。松年亲手校雠,选元明旧本世不多见者,

  • 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

    十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庄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名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至山东昌乐、潍县知县。庄述祖少传其父庄存与之学,属常州学派,精于经学,著有是书及《尚书古今

  • 屏风帖

    一卷。宋王允初刻。王允初,生平及里贯不详。据《唐会要》载,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正观”(可能是“贞观”之误题)十四年(641)书有“真草书屏风”,尽述前代得失与治乱之迹,以示群臣,且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