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校勘记

尔雅校勘记

六卷。附《释文校勘记》于后,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清学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以兴办教育、提倡学术为己任,先后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成就人材甚众。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清经解》等。精文字训诂,并及天文、历算、地理,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多种。是书勘校甚精善,为治《尔雅》者必治之书。其序有云:“《尔雅》经文之字,有不与经典合者,转写多歧之故也。有不与《说文》合者,《说文》于形得义,皆本字本义;《尔雅》释经,则假借特多,其用本字本义少也。此必治经者深思而得其意。”阮公此言,至为闳通。所校亦有罅漏,如以《释诂》“犯奢果毅胜也”之“毅”为衍文,《释草》“蘪从水生”之“生”为衍文,皆非是。是书为《十三经校勘记》之一。《十三经校勘记》附于阮刻《十三经注疏后》,该本甚便学者,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误多。另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易外别传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

  • 隋史遗文

    十二卷六十回。不题撰人,从书前序署印“吉衣主人”,可推知作者为袁于令。袁于令(1599-1674)一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号于鹏、箨庵、白宾、凫公、吉衣主人、剑啸主人、幔亭仙史等。江苏吴县人,明末贡

  • 医学求真录总论

    五卷。清黄宫绣《生卒年不详》撰。黄宫绣字锦芳,宜黄(今属江西)人。著有《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锦芳医案》等书。此书成于乾隆七年(1742)。黄氏在凡例中称:曾著《医学求真录》十六

  • 九章录要

    十二卷。清屠文漪(生卒年不详)撰。屠文漪字莼洲,江苏松江人。《九章录要》体例与杜知耕《数学钥》相似,以《九章》为序,用实例阐发《九章》诸术,参以新式算法。卷一与卷二主要介绍乘除诸法与零分法,以提高计算

  • 周易注疏剩本

    一卷。清黄以周撰。此书为未完之作,仅注疏乾、坤、顿三卦,乾坤不录《文言》。观点与《周易故训订上经》同。其注用《子夏传》、马融、郑玄、荀爽、宋衷、虞翻、九家、黄颖、干宝、蜀才、卢氏诸家易说,如有隐略异同

  • 上方山志

    五卷。清释自如、吴仁敌同撰。自如,上方山兜率寺僧。吴仁敌,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上方山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五卷。分名胜、人物、建置、文部、物产。其谓上方山曰,山在顺天府房山县西南四十

  • 天寥年谱

    一卷。续一卷。别记一卷,甲行日注八卷。明叶绍袁(1589-1648)自撰。绍袁字仲韶,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天启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崇祯三年(1630年)乞归。明亡后出家为僧。著有《湖隐外史》、《甲

  • 放鹤村文集

    五卷。清张侗(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张侗字同人,一字石民,诸城(今山东省诸城)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前有方迈所作张侗小传,称其有孝行,多奇节,孤高。其文欲摆脱町畦、乙乙冥冥、别标象外之趣,而反堕公

  • 刘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1474-1561)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

  • 吉林提法司第一次报告书

    五卷。清吴焘撰。吴焘,字子明,云南保山县人。清光绪进士。是书为宣统元年(1909)其任吉林提法使时所编。卷首为谕旨奉折,卷一为司署,下为写真类、文牍类、章程类,有司署职员经费及省城全部经费各表卷二为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