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文鉴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州治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曾邀集鹅湖之会,企图调和朱(熹)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散文笔锋犀利。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驳议》等。编有《古文关键》等。案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临安书坊有所谓《圣宋文海》者,为江钿所编。孝宗得之,命本内府校正刻版。周必大言其去取差谬,遂命吕祖谦校正。于是尽取秘府及士大夫所藏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悉行编类汇成此书。是书又称有近臣密启,所载臣僚奏议有诋及祖宗政事者,不可示后世。乃命直院崔敦诗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然讫不果刻。此本不著为吕祖谦原本,或疑敦诗改本。但《朱子语录》称文鉴收蜀人吕陶论制服一篇,为敦诗所删。此本六十一卷中仍有此篇,则非敦诗改本无疑。商辂序称当时临安府及书肆皆有版,与李心传所记亦不合。盖官未刻而其后坊间私刻,故仍从原本。吕祖谦之为此书,当时颇铄于众口。张端义《贵耳集》称东莱修《文鉴》成,独进一本,满朝皆未得见,惟大珰甘昺有之。公论颇不与。得旨除直秘阁,为中书陈骙所驳,载于陈之行状。《朝野杂记》又引《孝宗实录》,称吕祖谦编《文鉴》,有通经而不能文词者,亦表奏厕其间,以自矜党同伐异之功。缙绅公论皆嫉之。又载张栻时在江陵,与朱子书曰:伯恭好敝精神于间文字中,何补于治道,何补于后学。承当编此种文字,亦非所以成君德也。而《朱子语录》记其选录五例,亦微论其去取有未当。陈振孙《书录解题》记朱子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其所载奏议,亦系当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是书分为赋、诗、策、记、诰等六十一类。卷一至卷十一,收赋八十余篇。卷十二至卷三十,收各体诗一千零二十首。卷三十一至卷一百五十,收文一千四百多篇。所收作家共二百余人。有《四部丛刊》影宋端平重刻嘉泰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孝经详说

    六卷。清冉觐祖(1637-1718)撰。冉觐祖字永光,河南中牟(今中牟)人。著述有《天理主敬图》一卷、《性理纂要》八卷、《正蒙补训》四卷、《四书玩注详说》、《易书诗礼春秋详说》、《孝经详说》、《阳明疑

  • 春秋会义

    十二卷。宋杜谔(生卒年不详)撰,清杨昌霖辑。杜谔字献可,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宋仁宗皇璠中(1049年-1053)进士。杨昌霖字际时,号俭庵,又号简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清乾隆乙未(1775)进士

  • 纲鉴附评

    二卷,旧本题刘善撰。刘善号龟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在《江西通志》上载有刘善其人,但说他是临川(今江西临汝县)人,于洪武二十年(1387)考中举人。该书上卷起于夏帝,止于晋代;下卷自南北朝讫于明

  • 百菊集谱

    六卷、菊史补遗 一卷。宋史铸撰。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百菊集谱》于淳祐壬寅(1242)年间写成五卷,淳祐丙午(1246)年间,得赤城胡融《图形菊谱》二卷,

  • 藏一话腴

    四卷。南宋陈郁(生卒年不详)撰。陈郁字仲文,号藏一,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一说崇仁(今属江西)人。理宗时,特旨以布衣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堂掌书。其子陈世崇《随隐漫录》载度宗曾赞陈郁像,有“文窥

  • 肇论疏

    三卷。陈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肇论疏》故名思义,是解释僧肇所撰《肇论》一书的。旧有人称《肇论疏》为《肇论义记》。此疏在发挥肇师思想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欠。一

  • 二谷山人集

    不分卷。明侯一元(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一元字舜奉。浙江乐清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见《二谷山人近稿》条。此编首有目录,各按体类编次,不分卷帙。可能出自一元手定,为嘉靖刊本。首册为《奉山侯氏谱》

  • 诗所

    五十六卷。明臧懋循(生平见《唐诗所》条)编。临朐(今山东潍坊)冯惟讷曾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又增以汉、魏迄于陈、隋诸诗,总名为冯《古诗纪》。懋循是编,实据冯惟讷稿本。冯惟讷书以诗隶人,以人隶

  • 格物问答

    三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是编为《思古堂全集》十四种书之一。格,来也;物,犹事也,即善物之意。毛先舒服膺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程颐、朱熹等人的“知先行

  • 夜行船

    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