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郑注

孝经郑注

① 一卷。汉郑玄注。清王谟(约1748-1820)编辑。王谟字仁圃,号汝上老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毕生从事于古籍辑佚工作。《孝经郑注》首有序录,所辑凡《经典释文》五十八条,《邢昺正义》三十二条,《毛诗》疏一条、《礼记》疏一条、《春秋公羊传》疏一条,《史记》注一条、《后汉书》注一条、《文选》注一条、《初学记》一条、《北堂书钞》五条、《通典》一条,搜罗采辑不算太完备,且多讹误。该书存于清嘉庆三年(1798)金溪王氏刻本《汉魏遗书钞》。② 一卷。清袁钧(详见《孝经郑氏注》)辑。首有序,云郑注尚可从陆德明所作《孝经音义》、唐玄宗注及邢昺疏等书中十得七八。该书不采《群书治要》,引《经典释文》、《文选》孙楚与孙皓书注等予以考辩增删,较洪颐煊、臧镛堂二本为矜慎,亦沿袭了一些错误之处。今见于《郑氏佚书》本。③ 日本冈田挺之辑,清钱侗所刻。冈田挺之字新川,日本尾张人,生卒年不详。钱侗字同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此本系冈田挺之从《群书治要》中辑出,首有冈田挺之与钱侗所作的序,所辑与《经典释文》、《孝经正义》所述郑注大半皆合。经注字句之旁多有句读之点,大概是为了方便蒙诵。今见于嘉庆七年钱侗刊本。④ 严可均(1762-1843)辑。严可均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建德教谕。精考古之学,与人同撰《说文长编》、《说文校义》,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四录堂类集》,著有《铁桥漫稿》八卷。是书辑自魏征《群书治要》,又证之冈田挺之所辑《孝经郑注》。因《群书治要》仅有孝经十七章,缺《丧亲》章,于经注又有删节。严氏于是遍搜孔颖达《诗正义》、《礼记正义》,贾公彦《仪礼疏》、《周礼疏》,无名氏《公羊疏》,裴骃《史记集解》,刘昭《续汉志注补》,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刘肃《大唐新语》,王溥《唐会要》,甄鸾《五经算术》,虞世南《北堂书抄》,李善《文选注》,徐坚《初学记》,释慧苑《华严经音义》,白孔《六帖》,李昉《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应麟《玉海》所引《孝经郑氏注》,汇而录之,以补魏徵《群书治要》之缺,注明出处,间加按语。是书有严可均前后二序,后序引郑玄自序及郑注。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四录堂汇集》本,其后有传抄本、光绪间章寿康式训堂刊本。⑤ 一卷。附补证一卷。日本冈田挺之编辑。清洪颐煊(1765-1833)补证。洪颐煊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官广东新兴知县。著有《读书丛录》、《经典集林》、《诸史考异》等。《孝经郑注》见于知不足斋所刊《古文孝经》。冈田挺之认为中土已得孔传,尚缺郑注,乃从《群书治要》辑得一本。刊成以寄鲍廷博。颐煊《补证》,取冈田本与《释文正义》诸书所引郑注,其同者为之证其出处,其未有出处者存而不论;其《释文正义》诸书所引而冈田本反而略之者,也为之考其有无,补其未备,并据《释文》增入音义。因冈田所辑系草创,疏略尚多,经颐煊摭拾之后,训义粗备。间或亦有未及审择者,如“庶人之孝也”一节,所证不确。该书版本有嘉庆六年(1801)鲍廷博所刊本。

猜你喜欢

  • 庄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此书是俞樾《诸子平议》第七种。前人研究《庄子》,认为不明音训不足以究其旨,所以清代学者都非常重视音训。俞樾作《庄子平议》,所言声训,也不外于此。其训《德充符》中之“淑诡

  • 福堂寺贝余

    五卷。明茅元仪(详见《嘉靖大政类编》条)撰。此书首茅元仪自序中说:“崇祯三年,余守大将军,以傲罢,为头陀于是寺,有所感而识之。”也就是说,此书是茅元仪罢官后所作。内容杂记古今,语无伦次,议论也多偏颇。

  • 秋锦山房集

    二十二卷。清李良年(1635-1694)撰。李良年,原名法远,又名兆潢,字武曾,号秋锦,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和兄绳远、弟符齐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齐名,并称“朱李”。康熙十八年(1679)曾荐

  • 阴符经解

    ①一卷。旧本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此书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录为《集注阴符经》一卷,题太公、李筌、杨晟等十一家注,无集撰者姓名。宋人研究著录《阴符经》,据十一家注

  • 性理要解

    二卷。明蔡清(详见《易经蒙引》)撰。此书上卷题《虚斋看太极图说》,下卷题《虚斋看河图洛书说》,前有苏浚序文,词气拙陋,殆出依托。疑清本有此残稿,后人遂汇为一编,强立此名,又伪撰苏浚之序。《四库全书总目

  • 南宋书

    六十卷。明钱士升撰。钱士升事迹详见《周易揆》。是书是因《宋史》繁冗,故为删削,所刊削者为一些奏疏,以及所历任官职,其它史事无甚增删。但在删削中,有其不妥之处。如《宋史》有奸臣、叛臣传,意在告诫后人,但

  • 近报丛谈平虏传

    二卷十九节。不题撰人,书首序署吟啸主人。据序文内容,吟啸主人当即本书作者,不知其真实姓氏。书叙明末崇祯年间满清入犯之事,序中有“今奴贼已遁,海晏可俟”语,则书当成于崇祯三年(1630)。每节有题目,概

  • 石经汇函九种

    四十卷。清徐宗道编。徐宗道,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石经,谓石刻之经书。将儒家经典刊刻于石,始于东汉末年,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因经书辗转传抄多有错漏,便奏请皇上校定《春秋》、《公羊传》、《论语

  • 北流县志

    十卷,清张允观纂修。张允观,镶黄旗人,监生,奉直大夫,候补知州,乾隆十三年(1748)任北流知县。旧志康熙二年(1663)县令安九珽始修《北流县志》,此编踵前志而修,增八十余年史事,广咨博访,群参互考

  • 增补四礼便览

    八卷。朝鲜黄泌秀撰。黄泌秀号惠庵,昌原人,生卒年未详。李縡著《四礼便览》以冠、婚、丧、祭四礼为纲,广征古经及先儒论著,考辨古今沿变,被朝鲜士人奉为权威。李縡又另著《类会》一编,专谈变礼,与《四礼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