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门县志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门山,雍正四年(1726),改名为天门。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钱永复修县志后,迄七十余年,新事层见迭出,续修县志已刻不容缓。胡翼莅任,延章镳主纂事,续修县志,志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章镳初以浙东名进士官应城知县,罢官后漫游湖广,胡翼聘其主馆续修县志。此志体例与前志完全不同,义例完备,较前志的颠倒杂乱,实不能同日而言。此志尚有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②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希琮修,张锡谷、蒋祥墀纂。王希琮,字蔗茆,安徽南陵人,监生,官天门知县。张锡谷,字莲涛,湖北沔阳人,乾隆三十年(1765)进士,官贵州开远县知县。蒋祥墀,字丹林,天门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光禄寺卿。天门县志自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胡翼修后,至道光元年(1821),近六十年,县中人士久欲续修未果,直至王希琮任知县,遂开局纂修,延张锡谷、蒋祥墀主其事。《天门县志》道光元年(1821)刻本。王希琮修志时,明代旧乘早已散佚,仅存清初诸志。此志以胡翼《天门县志》为依据,兼采康熙李馨、钱永二志,博采旁搜,灿然大备,引古而不泥,证今而不烦。此志虽承述胡翼志,但多删改,其体例间有创新,仅文辞尚多仍胡氏之旧,而人物列女二传,则详为采访,无遗误,并求县人指正。其公正坦白,实为罕见。

猜你喜欢

  • 李忠定奏议

    六十九卷,附录九卷。宋李纲撰。李纲(1083-1140),字伯、纪,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当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上御敌五策,并请传位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

  •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十卷。清阮元撰。阮元,详见《两浙金石志》条。本书以阮元所得各拓本,属平湖朱为弼编定审释,辨释疑文,稽考古籍。国邑大夫之名,可补经传所未备;偏旁篆籀之字,可补《说文》所未及。将关涉经传者辑为二卷,刻入学

  • 诊家枢要

    一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撰。此书专论脉诊,系作者吸取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撰成。全书共六篇,分别为脉象大旨、脉诊之道、脉象阴阳类成、妇人脉法、小儿脉法、诊家宗法。其中阴阳类成篇阐述精详,其

  • 栗庵遗稿

    二卷。明郑环(1422-1482)撰。郑环,字瑶夫,号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累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栗庵遗稿》。据集中郑环之子郑孟绳跋,可知此稿原本十卷,因不慎而毁

  • 泽农要录

    六卷。清吴邦庆(生卒年不详)撰。吴邦庆,字霄峰,直隶霸州(今河北霸县)人。官至河东河道总督。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积水很多,能够种植水稻。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写成

  • 花影吹笙谱

    二卷。清张泰初(生卒年不详,约为嘉、道年间人)撰。泰初字安甫,一字松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览群书,尤深于金石律吕。工词,于词律极严。浙江词家,无出其右者。所著词集《花影吹笙谱》,又名《模经堂诗余

  • 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

  • 通义堂集

    二卷。清刘毓崧撰。王先谦《经解续编》有刘毓崧所著《周易旧疏考证》、《尚书旧书疏考证》,然未收此书。光绪十六年(1890)始刊于长沙思贤讲舍。这本书虽然书名是集子,其实皆是说经之文,故不列于集部而列于此

  • 知新录

    三十二卷。清王棠(生卒年不详)撰。王棠字勿翦,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效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按类撰编,却不立部目。每论一事立一标题,且博采众家之说,详细考辨,间或阐述个人观点,力求详尽,但所采引

  • 万卷楼藏书总目

    四卷。清黄彭年编。黄彭年(约1810-1880),字子清,目录学家。道光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在位期间廉洁奉公,重视提拔有识之士,掌教保定莲池书院。《万卷楼藏书总目》四卷,是其目录学著作之一。正、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