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誓答问

大誓答问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年)撰。龚自珍定玺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龚自珍为清代后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在经学上强调“通经致用”,是嘉庆、道光年间今文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有《定庵文集》等。《尚书》中的《大誓》有今文和古文两种,晚出《大誓》,已有人怀疑,甚至东汉马融就开始怀疑了。龚自珍则认为无论今文还是古文,都无《大誓》。他在《己亥杂诗》中说:“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龚氏自注“戊子成《尚书大义》一卷,《大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由此诗可知龚自珍治《尚书》较为推崇马融。关于汉代今文与古文的名实问题,龚氏之论颇有新见,发前人所未发。他说:“伏生壁中书实古文也,欧阳、夏侯之徒以今文读之,传诸博士,后世因曰伏生今文家之祖也。此失其名也。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而曰孔安国古文家之祖,此又失其名也。今文、古文同出孔子之手,一为伏生之徒读之,一为孔安国,先皆古文矣。既读之,后皆今文矣。惟读者人不同,故其说不同。源一流二,渐至源一流百,此如后世翻译一语也,而两译之,三译之,或至七译之。译者不同,则有一本至七本之异。”龚氏此论,实已摆脱了今文与古文的界限,非一般腐儒可比。本书最早有道光年间汪远孙刻本,又有同治初年(1862年)潘祖荫所刻滂喜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翠微山房自订年谱

    一卷。清曹锡龄(详见《汾阳曹氏志传合刻》)自述。此谱作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谱主六十八岁,止于十七年(1812年)。谱主曾学于朱筠、纪昀、钱大昕等著名学者,而与翁方纲、邵晋涵、洪亮吉等人为友。

  • 会心斋墨宝

    二卷。清昭梿(生卒年不详)辑。昭梿,字啸亭,别号汲修主人,清礼烈亲王代善之五世孙,康王杰书之玄孙,恭王永恩之子,封礼亲王,后以事革爵,便专心书画。昭梿之远祖-代善曾有过名马克勒,且汪钝翁曾为之作传,故

  • 尚书微

    一卷。清刘光縢撰。本书所解释的只有《西伯戡黎》、《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等几篇,颇多新见,其中尤以解《金縢》为新,认为“武王知周公之圣,荐之于天祖

  • 江都县志

    ①十六卷。清李苏纂修。李苏,字环溪,湖北荆门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江都志》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此则清代第一志,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扬州知府冯肃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笺

    十四卷。清田潜撰。潜原名吴炤,字伏侯,湖北江陵人。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江苏候补道,历充留日学生监督。尚著《二徐说文笺异》。是编首为田氏自序。正文录《慧琳音义》及《希麟音义》所引《说文》,笺其与

  • 使臣碧血录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述明季左懋第奉使北上不屈之事。现有《鲁春秋》附刊本。

  • 周易或问

    六卷。清文天骏撰。文天骏字云衢,黔南人。同治举人。此书卷一总论上下经篇义、六十四卦名义、理象数时君臣八宫之义以及占例。卷二至卷五为卦象,卷六为系辞。全书采用问答形式,旁采众说,时参己意。认为古人作易,

  • 紫阳宗旨

    二十四卷。旧本题宋王佖(生卒年不详)撰。佖号敬严,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县)人,累官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等。佖于淳祐十二年(1252)曾作《朱子年谱序》。《紫阳宗旨》采辑朱熹之文集和《朱子语类》,分诲人

  • 尚书中候

    ①一卷。原题阙名。此卷所辑,共有十条。其中,只有“周公归政于成王,太平制礼,鸾凤见“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完全相同,其他九条如“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回风摇落”条,“帝尧即政,景星出翼”条,“尧即位七

  • 石西集

    八卷,附《崇礼堂诗》一卷。明汪子祜(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汪子祜,字受夫,别号石西,湖南石门人。性喜为诗。其诗文自二十岁至七十岁,皆编年为集。后其元孙汪宗豫搜辑遗稿,由汪懋麟等编定为是编。是集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