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一卷。宋释法颖撰。法颖生平事迹详见《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辞条。《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主要内容是,记述单白羯磨二十四,白羯磨四十七,白四羯磨三十等文,附有例证说文。总体上看,该卷标章亦未明析,次序殊嫌杂乱,或广述戒缘或单录白辞。做为严密述经之书显为逊色。但此卷是在唐以来习律已有变化咸皆精通诸部,钩稽异同的情况下作出的,故对律学研究有一定史料价值。现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一卷。宋释法颖撰。法颖生平事迹详见《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辞条。《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主要内容是,记述单白羯磨二十四,白羯磨四十七,白四羯磨三十等文,附有例证说文。总体上看,该卷标章亦未明析,次序殊嫌杂乱,或广述戒缘或单录白辞。做为严密述经之书显为逊色。但此卷是在唐以来习律已有变化咸皆精通诸部,钩稽异同的情况下作出的,故对律学研究有一定史料价值。现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刘宋释慧琳撰。清马国翰辑。慧琳本秦郡刘氏子,富有才华,兼内外之学为庐陵王义真赏识。著《均善论》,颇贬裁佛法。其《论语说》史志《释文·叙录》均无记载。只皇疏引有四节。邢疏又从皇疏转引。其说虽新巧,但与经
二卷。旧本题庆成王宗川撰。不著其名。考《明史》晋王棡第四子济炫封庆成王,其子孙袭封者无宗川之名。集中孔天允序,称王纂世十叶。赵讷跋亦云王祖考安穆王。以世次推之,宗川即荣懿王慎钟之号。穆文熙“诗话”称荣
十二卷。明刘斯源编。斯源字宪仲,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成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先列朱熹《大学》改本,然后列《礼记》古本,再列魏石经本,再列二程改本,并以宋、元、明诸儒说《大学》
三卷。清龙汝霖(约1860前后在世)撰。龙汝霖。湖南攸县人,生卒年未详。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山西曲沃、高平及江西安远、铅山诸县知县。龙汝霖少以文学与湘潭王闿运、武岗邓辅纶及弟绎齐名,诸人皆
八卷。明梅守箕撰。守箕,字季豹,安徽宣城人。生卒事迹均不详。因诸生不第,取诸生业焚之,致力于古文辞,别无所好。嗜酒,醉后作文,狂呼大啸,旁若无人。该集前有吴郡王世贞作的序文,以天干、地支编年排列,每二
三十二卷。南宋罗愿撰。罗愿(1136-1185)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知鄂州。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炼,朱熹特称重之。所著尚有《鄂州小集》、《
十二卷。明柯潜(1423-1473)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修撰,官至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士,教习庶吉士,李东阳皆是受业者。事迹具详《明史》本传。著有《竹
八卷。明唐文凤撰。唐文凤,字子仅,号梦鹤,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唐文凤与祖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政绩颇著,后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六。著有《悟冈集》八卷。此集为程敏政所编
八卷。明陆氏撰,旧本题《陆氏虞初志》,不著其名,原《虞初志》七卷。按首卷中《续齐谐记》有自跋,称得于外舅都公家,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采)所作。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记叙神异之事为多
一卷。近人曾广源撰。曾氏云:叔然作音而不作例,例自宋以来始有之。上字同声,声归本母,下字同韵,韵归本等,此沈氏存中之说也。上一字取同位,同位不论四声,下一字取同韵,同韵不论清浊,此江氏慎修之说也。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