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戴礼解诂

大戴礼解诂

十三卷。清王聘珍(详见《仪礼学》)撰。是书首有阮元、汪廷珍、凌廷堪、汪廷儒四篇序文,其后为自叙。阮元序略言:“南城王君实斋,著《大戴礼解诂》十三卷,《目录》一卷,其言曰:‘大戴与小戴同受业于后仓,各取孔壁《古文记》,非小戴删大戴,马融足小戴也。《礼察》《保傅》语及秦亡,乃孔襄等合藏,是贾谊有取于古《纪》,非古《记》采及《新书》也。《三朝记》、《曾子》及刘氏分属九流,非大戴所裒集也。’其校经文也,专守古本为家法,有惩于近日诸儒妄据他书径改经文之失。其为解诂也,义精语洁,恪守汉法,多所发明,为孔撝约诸家所未及。能使三千年孔壁古文无隐滞之义,无虚造之文,用力勤而为功巨矣。”自叙略言:“今为《解诂》……,未敢雷同,惟据相承旧本。不复增删改易。其显然讹误者,则注云某当为某;抑或古今文异,假借相成,依声托类,意义可通,则注云某读曰某而已。其解诂专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以释字义;于训之习闻者,不复标明出处;稍涉隐奥,必载原书;亦复多引经传,证成其义。间有不知而阙,必无杜撰之言。旧说有可采者,则加‘卢注云’以别之。至于礼典之辨,器数之详,一以先师康成绪论为主,以礼本郑氏专门之学,而其学则聘珍生平所私淑诸人者也。未免膏肓之疾,难辞墨守之愆。以云有功经学,实所不敢,但于三千年来天壤孤经,亦可谓尽心焉尔已。”是书首为《目录》一卷,盖仿郑康成《三礼目录》而作,如“《主言》第三十九,(下为注)《广雅》云:‘主,君也。’主言者,君天下之言也。……王肃私定《孔子家语》,盗窃此篇,改作《主言》,俗儒反据肃者,改窜本经,亦作《五官》,非是。始于三十九者,已上三十八篇皆佚也。”按《大戴礼记》十三卷,见《隋书·经籍志》,其云“后汉刘熙注,亡”;《文献通考》引晁公武曰“《大戴礼》今书止四十篇,其篇目自三十九篇始,无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六十一四篇,有两七十四”;是书《目录》,阙篇与晁氏言同,而有《诸侯迁庙》、《诸侯衅庙》两七十三;孔广森《大戴礼补注》本则合《明堂》于《盛德》故无两七十三,是书则析为二,《四库提要》谓韩元吉、熊朋、黄佐、吴澄并云两七十三,陈振孙云两七十二,盖后人于《盛德》六十六中析出《明堂》一篇,为六十七,是书正合。《目录》同时称《明堂》篇目是古本所有,然《四库提要》云“《魏书·李谧传》、《隋书·牛弘传》俱称《盛德》篇或称《泰山盛德记》”,可知析《盛德》篇为《明堂》篇当在隋、唐之后,这又与是书《目录》不同。其余目录所讲也都有根据。是书卷一为《主言》三十九,至《礼三本》四十二,卷二为《礼察》四十六,《夏小正》四十七,卷三为《保傅》四十八,卷四为《曾子立事》四十九,至《曾子事父母》五十三,卷五为《曾子制言》上,至《曾子天国》五十八,卷六为《武王践阼》五十九,《卫将军文子》六十,卷七为《五帝德》六十二,阙六十一,至《劝学》六十四,卷八为《子张问入官》六十五,至《明堂》六十七,卷九为《干乘》六十八,至《诰志》七十一,卷十为《文五官人》七十一,至《诸侯衅庙》七十三,卷十一为《小辨》七十四,至《少间》七十六,卷十二为《公朝事》七十七、《投壶》七十八,卷十三为《公符》七十九,至《易本命》八十一。是书引证较孔氏《补注》为多,如首篇《主言》,引郑氏《三礼目录》、《白虎通》、《广雅》、《秦策》与《淮南·说山》高诱注、《左传》杜注、陆氏《尔雅音义》、《司马法》、赵注《周髀算经》、《贾注《国语》、《逸周书王佩》、《吕氏春秋》等。自诸往外已有十多种,当然比孔氏《补注》要好。就全体而论,《大戴记》自汉以来,解诂尚无如是书详晰者。是书有咸丰元年(1851)家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广雅书局刻本,1983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本。

猜你喜欢

  • 经世金书

    四卷。葡萄牙阳玛诺(详见十诫真诠)译。著有《拯世略说答客问》。《经世金书》原名《基督范》,是一部耶稣教之作。撰人有德意志人笃玛,法兰西人热而松,意大利人热尔森。汉译本不仅一种,主要名为《经世金书》。北

  • 太和堂集

    六卷。明屠勋(1446-1516)撰。屠勋,字元勋,号东湖,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历刑部郎中。弘治初为大理寺少卿,累迁副都御史。正德初进刑部尚书。著有《太私堂集》。是集凡

  • 赏奇楼吟草

    一卷。《蠹余稿》一卷。清陆瑛撰。陆瑛,生卒年不详,号素窗女史,江苏吴县人,诸生陆昶之女,诸生罗康济之妻。此书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镌刻。为《吴中十子诗钞》其中之一。卷首题有“《赏奇楼》《蠹余稿》”

  • 梦厂杂著

    十卷。清俞蛟撰。俞蛟字青源,号梦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嘉庆间在世。该书为笔记小说,前载嘉庆六年(1801)自序云:自弱冠来漫游四方,“固摭见闻登简帙”,集成该书。书分类编次,有“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

    卷。清代释函可(1611-1659)撰。函可,为清代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禅门高僧宗宝道独弟子。因其弘法而罹难,被发配到东北,于今辽宁省鞍山市附近的千山驻足,开法于千山。函可,人称“剩人和尚”,又

  • 明世说新语

    八卷。明李绍文撰。李绍文,字节之,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1596年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是书全仿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其三十六门亦仍其旧。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自明初迄于嘉隆。前有释

  • 韵铨

    一卷。唐武玄之撰,近人龙璋辑。玄之里贯未详。《唐书·艺文志》著录武玄之《韵铨》十五卷。宋《崇文总目》及王应麟《玉海》并加著录。王国维《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云:“《韵铨》之作

  • 王文正笔录

    一卷。宋王曾(978-1038)撰。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真宗咸平五年科举,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状元及第。累官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正。此书所记皆

  • 脉诀刊误、附录

    《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元戴启宗(生卒年不详)撰。《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戴启宗字同父,金陵(今南京)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戴氏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五运

  • 书经要义

    六卷。清王建常撰。王建常字仲复,陕西渭南人,生卒年不详。据王钺在其《大学直解》序中所言,知其以明之遗民自居而不肯事清达四十余年,则王建常可能卒于康熙三十年以前。本书对于治历、治水二事论述较详,也较为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