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俗话
五卷。中庸俗话 八卷。清查体仁撰。体仁字听谷,四川崇庆(今同)人。是书卷首有刘瑨、梅震煦序及体仁自序。又附贺瑞麟、张澜二书,商榷此书。大旨以程朱为旨,即采他说,也必不悖程朱。就经旨演成俗话,委曲畅达,于文理接续脉络贯通处,使读者心目豁然,对童蒙讲习尤便。该书有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
五卷。中庸俗话 八卷。清查体仁撰。体仁字听谷,四川崇庆(今同)人。是书卷首有刘瑨、梅震煦序及体仁自序。又附贺瑞麟、张澜二书,商榷此书。大旨以程朱为旨,即采他说,也必不悖程朱。就经旨演成俗话,委曲畅达,于文理接续脉络贯通处,使读者心目豁然,对童蒙讲习尤便。该书有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
六卷。也称《欧陂余话》。清叶廷琯撰。叶廷琯生平事迹见《吹网录》。此书主要杂考典籍,间及遗闻轶事。所考所述,皆有根据。如文衡山名璧,证以其兄名奎,及征明之字,俱与壁宿义近,当作壁,不作璧。又辨汤文正致徐
四十五卷。清王文诰(1766-?)撰。王文诰工诗善画,曾客粤三十余年,专注苏文忠公集。训注之学,古今为难,注苏诗尤难。盖因东坡生平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说、佛经道藏,古诗方言,莫不毕究;凡天地
各一卷。清庄存与撰。存与字方耕,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乐部大臣、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此书彖传论一卷,彖象论一卷,并附彖象传系辞传论二卷、八卦观象解一卷及卦气解一卷。全书综论彖传彖象系辞传
二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编首有文英序云:“诗义疑窦极多,集注每云未详,文英究心数十载,详考诸家,略有所得,恐至遗忘,聊录数则而成此书”。今考是书,虽云详考诸家而实未详,亦无所尊,而己见
一卷。清叶兰撰。叶兰字琪园,聊城(今山东聊城)人。该书附在陈厚耀《春秋世族谱》之后,有作者自序,称该书是作者平时阅读《左传》杂记而成,以补充《春秋世族谱》的缺遗。考其所补共有二类:一类是王朝列国后妃诸
三十卷。明袁表(生卒年不详)、马荧(生卒年不详)合编。袁表字景从,荧字用昭,皆福州人。表官临州通判,为人耿介,曾以事忤权贵入狱,人叹其直,长于歌诗,有《江南春集》。此书为明诗总集,为袁表、马荧于万历四
二卷。明陆奎章(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陆奎章,字子翰,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官除武康知县,不乐簿书,乞改宁波教授,居常手不释卷。著《香奁四友传》,仿韩愈《毛颖传》而作。前后凡八篇,说理明白,遗辞高
一卷。陈鳣(1753-1817)辑。陈鳣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浙江海宁人。嘉庆四年(1799)举人。陈鳣博学好古,精训诂学。著述有《声类拾存》、《续唐书》、《石经说》、《简庄缀文》,《松砚斋随笔》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号致堂,南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学者称致堂先生,安国弟之子,过继安国为养子,宣和时中进士,历任校书郎、司门员外郎等。金人南侵时,上书高宗,力主
一种,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江阴知县,有惠政。著述甚富。著有《湖儒杂记》、《澄江集》、《玉山词》等三滩为五溪之险滩,名为猛虎跳涧、满天星、大王滩。五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