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侯阳算经

夏侯阳算经

三卷。作者不详。据《新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可知原本《夏侯阳算经》已佚,韩延(约隋时人)用己说纂入原书之内成为今本。在卷上“明乘除法”节中“夏侯阳曰”以下约六百字当是原本之作,概述了筹算乘除法则、分数法则,解释了“法除”、“步除”、“约除”、“开平方除”、“开立方除”五个词的意义。传本《夏侯阳算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八十三个问题,征引前朝各家算术和当代法令颇多,是一部实用算术书。卷上共有六章:“明乘除法”、“辩度量衡”、“言斛法不同”、“课租庸调”、“论步数不等”、“变米数”。重点叙述租庸调的计算法,部分题引自《五曹算经》;卷中五章:“求地税”、“分禄料”、“计给粮”、“定脚价”、“称轻重”,叙述官本利息的分配和赋税征派问题;卷下为“说诸分”章专论奇零分法。书中给出了许多乘除简捷算法,使乘除可在一个横列里演算而不必排列上、中、下三层算筹;首位数是一的乘除法可用“身外添加法”或“隔位加法”、“隔位减法”,以一位乘除替代多位乘除。全书明显地表现出改良筹算制度的倾向。原本《夏侯阳算经》是唐代立于学官的十部算经之一,到宋代已失传;今本《夏侯阳算经》为北宋人重刻算经十书时,将韩延之作冠以《夏》名编入十书之中而得以流传下来。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天禄琳琅丛书》本、《四库》本、孔氏微波榭本、《古今算学丛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1981年文物出版社《宋刻算经六种》即南宋本。

猜你喜欢

  • 禅林僧宝传

    见《僧宝传》辞条。

  • 古文尚书辨

    八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字湘谷,江苏丹徒人。有清一代攻击东晋伪《古文尚书》者固然不少,为其辩护者也很多,但辩护者也大都以卫道士自居,而谢庭兰则在为《古文尚书》辩护时得罪时君,故获罪。他在“自序”说:“

  • 味静斋诗存

    十六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字宾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同治举人,官昆山教谕。徐嘉幼时学诗,其学前辈潘德舆论诗之说,有人评论其诗:“作品本于天性。其中年以后之作,多沉雄悲壮,有似元好

  •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

  • 中庸凡

    一卷。明崔铣(详见《大学全文》)撰。卷首有崔铣自序,录《戴记》原文,次为十论,文字旁边有注释,以联其相承之义,未尽的又标于上方。十论为总论,分上下篇,分道论,理论,性论,情论,忠恕论,鬼神论,诚论,尊

  • 周易虞氏义

    九卷。张惠言撰。此书系张惠言探究虞氏易之成果。据称作者穷探力索,积三年始成。李鼎祚《周易集解》集汉魏以降诸家易说,唯以虞氏义最详,惠栋探研古义,作《周易述》未能尽通。张氏继之而起,以虞氏为宗,以阴阳消

  • 六礼疑辑

    三十三卷。(前集十五卷、后集十二卷、别集六卷。)未著明编者。本书选取冠、婚、丧、祭、乡饮酒、士相见等《仪礼》的六礼,综合诸家论述及朝鲜近俗,辨析疑难,以实用为目的撰成此书。书分前、后、别集。前集、后集

  • 叶天士眼科方

    见《叶氏眼科方》。

  • 朝鲜三种

    四卷。清周家禄(生卒年不详)撰。周家禄字彦升,光绪年间诸生。光绪八年(1882),清属国朝鲜发生兵变,清政府派吴长庆率兵入治,周家禄亦随军至朝鲜。归国后撰写刊行《朝鲜三种》,收有《朝鲜世表》一卷、《朝

  • 郑寒村年谱

    一卷。清郑勋辑。郑勋字简香,系谱主玄孙。谱主郑梁(1638-1713),字禹抚,号寒村,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高州知府等官。康熙三十七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