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五卷。旧题南宋刘渊所撰。刘渊,平水(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平不详。此书写成或刊刻于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因而书名冠以“壬子”。此书今已不存,宋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沿用是书韵目,并有简略说明,使我们对其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一)分一百零七韵,基本按《礼部韵略》同用例归并而成。《古今韵会举要》卷一韵目后案语云:“旧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然旧韵所定,不无可议,如支脂之、佳皆、山删、先仙、覃谈,本同一音而误加厘析;如东冬、鱼虞、清青,至隔韵而不相通。近平水刘氏《壬子新刊韵》始并通用之类以省重复。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三十韵,去声三十韵,入声一十七韵(共一百零七韵)。”(二)增加了一些字,与《增韵》所增不尽相同。元代阴时夫编了一部按韵编排的类书《韵府群玉》,分一百零六韵。刘渊书上声“迥”韵独用,“拯”与“等”通用,阴书则把“迥”并入“拯”“等”韵,较刘渊书少了一韵。这就是清代《佩文韵府》、《佩文诗韵》等所本,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诗韵”,或称之为“平水韵”。清钱大昕曾见过一部元刊《平水韵略》,金平水书籍王文郁编,亦分一百零六韵,与《韵府群玉》同。书前有许古金正大六年(1229年)序,可证此书比刘渊书至少早二十三年。因此,钱氏认为刘渊只是刊书者,并非著书之人(《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案,许古序云:“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颐庵老人,曰:‘稔闻先礼部韵,或讥其严且简。今私韵岁久,又无善本,文郁累年留意,随方见学士大夫,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既详且当,不远数百里敬求韵引。’仆尝披览,贵于旧本远矣。”说明王文郁亦仅是对“私韵”“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而已,那么“私韵”为何人所创,“旧本”复何所指,均不得而知。因此,“平水韵”何以得名,何人并韵,已难以确知。《平水韵略》又称《新刊韵略》、《平水新刊韵略》,五卷,《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昭文张氏有此书,系元大德刊本。又有金正大己丑(1229年)初刊本。案北京图书馆藏有清钞本。钱大昕《潜研堂集》三十六有与谢方伯论平水韵书。

猜你喜欢

  • 蝶阶外史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文言笔记小说,分若干篇,每篇各列题目,与《聊斋志异》体例相仿。所记为见闻琐事。其中有些人物轶事,如记栗毓美、黎世序、郝浴、刘燕亭、董果、甘凤池、窦尔敦、纪亮等人之事,可作为野史资料

  • 增订韵字辨同

    五卷,补遗不分卷,清彭元瑞撰、郑擢彤补遗、翁方纲拟定凡例。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礼兵吏诸部尚书、太子少保、协

  • 花县志

    四卷,清王永名修,黄士龙、黄虞纂。王永名,字应五,满洲正红旗人,例监,官知县,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三水县调任花县知县。此志是诏谕修《一统志》,宪檄郡县修志,知县王永名奉命纂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

  • 仪礼大要

    二卷。清任兆麟撰。生卒年不详。兆麟字文田,江苏震泽县(今江苏吴县)人。曾经为《夏小正》做过注,还著有《字林考逸补正》、《述记》和《竹居集》等。兆麟,少时学习举业,耻有司防检太苛,于是放弃举业,潜心实学

  • 四时气候集解

    四卷。李泰撰。李泰,字淑通,鹿邑(今属河南省)人,明洪武丁丑(1397年)进士,官詹事府通事舍人,洪熙元年(1425年)撰成此书。其书集录有关月令诸书所记四时之事大概,对前人互有异同的训释,又多采群书

  • 律吕质疑辨惑

    旧本题句曲山人伯勤甫撰。伯勤本是朱载堉的表字。可能是朱载堉在作了《律吕精义》之后,又作此书以简括要义,与所谓《律吕精义》及正论互相阐发。《千顷堂书目》对此书未作著录。清抄书附于《律吕正论》之后,是书于

  • 药房樵唱

    三卷。《附录》一卷。元吴景奎(1292-1355)撰。景奎字文可。兰溪(今属浙江)人。曾为浙东宪府掾刘贞从事。后署兴化县儒学录,不就,卒于家。黄溍撰其墓志,深相惋惜。此集为景奎子履与其门人黄琪所编。其

  • 尚书大传礼征

    五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字楚金,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以《尚书大传》为伏生口授,其中多三代礼,后儒无类次之者,所以刘氏依《周礼·春官·大宗伯》“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以及《尚书·尧典》修

  • 九烟先生遗集

    六卷。明黄周星(1611-1680)撰。黄周星,字景明,号景虞,别号九烟,湘潭(今属湖南)人。崇祯年间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夏为堂别集》、《刍狗斋集》、《三字经》等书,多散佚。是集凡六卷。前有芥庵和

  • 知足斋诗集

    二十卷。《目录》一卷。《续集》四卷。清朱厓(1731-1806)撰。朱厓字石君,号南厓。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仁宗学,宫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正。于经术无所不通。是诗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