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订中州全韵

增订中州全韵

二十二卷。清周昂撰。周氏字少霞,琴水人。周昂即为沈氏《曲韵骊珠》作序者。是书又名《新订中州全韵》。此书特点有二:(一)另立“知如”韵,分为二十二韵。清刘禧延《刘氏遗著》评曰:“近周少霞竟分此韵(指鱼模韵)及齐微韵中字,别立知如一韵,岂非妄作乎?”周氏之分大概是反映了某种方言特点。(二)上声分为阴阳两类。周氏云:“平声分阴阳,遵德清本;去声分阴阳,参昆白本;上声分阴阳,此宜阁定。”是书有乾隆年间此宜阁刊本。罗常培说:“从《琼林雅韵》到《增订中州全韵》一系韵书,是随着北曲和南曲的消长而一步一步南化的。”“《中州全韵》和《中州音韵辑要》分出平去两声的阴阳,《增订中州全韵》分出平上去三声的阴阳,完全是根据他们的方音,并不是向壁虚造。至于《中州音韵辑要》和《曲韵骊珠》把周德清的鱼模部分作居鱼、苏模(《骊珠》作姑模)两部,把齐微部分作机微、归回(《骊珠》作灰回)两部,以及《曲韵骊珠》分出入声八韵,那都是受《洪武正韵》的影响。”“曲韵演变到了周昂的《增订中州全韵》可谓南化到了极点,拿它和以北曲为主的《中原音韵》来比较,真是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说:“(这一派韵书)它们的地域都是在江苏(王文璧系吴兴人,今属浙江,但仍属吴语区域);产生的时代都在《洪武正韵》之后;它们的背景是南曲。因此之故把入声独立,亦因此之故把阴阳利用得奇形怪状。”“我们若明白这些,在研究《中原音韵》时,就不滥用它们的威权了,在研究元明的音韵变迁时,就不被它们所迷离了。”

猜你喜欢

  • 嘉定县乙酉纪事

    一卷。明朱子素(详见《东塘日札》)撰。《嘉定县乙酉纪事》为《嘉定屠城纪略》之再改本,《东塘日札》之别本,所记与《嘉定屠城纪略》基本相同,或有参差讹脱。卷首第一节记南都覆没,于迎降不言钱谦益,且不言钱谦

  • 续神仙传

    见《续仙传》。

  • 济美堂集

    八卷。明吴文华(约1567年前后在世)撰。吴文华,字子彬,,广东连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兵部主事,累官总督两广军务。著有《粤西疏稿》。是集凡八卷。前四卷为诗、文,多为台

  •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一卷。补遗一卷。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生于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遂恒以“上虞罗振玉”自居。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

  • 剪灯新话

    四卷,附录一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一作“瞿祐”,字宗吉,别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洪武初年入仕,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一生著作甚富,有《乐府遗音》、《

  • 三苏全集四种

    二百零四卷。《目录》四卷。清徐陈谟汇编。清弓翊清补编。徐陈谟,湖北浠水人。弓翊清,河南洛阳人。道光时,二人先后任眉州知州。此书即其任知州时所编刻苏洵、苏轼、苏辙文集四种。以前人所刻三苏文集,或分部另传

  • 黄石公素书

    一卷。旧题秦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黄石公为秦汉间隐士,世传其授张良兵法即今本《三略》,其事不确,前已有辨。此书题黄石公撰,不确。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人(今属四川)。据《宋史》本

  •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

  • 百家论钞

    十二卷。明王思任(1575-1646)编。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遂东。山阴(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九江道按察使佥事。此书所取皆明代议论之文。前有思任自序曰:“宋不如唐,

  • 奇姓通

    十四卷。明夏树芳(生卒年不详)撰。夏淑芳著有《栖真志》。本书将杨慎所编的《希姓纪录》未收录的,自上古至明,那些不常见的姓氏,分韵编次。对于复姓另列一编附于书后。其内容体例则往往疏舛。如广韵东字下所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