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寿千字文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便仿效各家,自出新意,重为编次。当时正值康熙后壬寅(康熙六十年,1722年),其明年为清圣祖七旬万寿,当时诸臣皆预为祝诗,冯氏乃易周氏原文重出的“洁”字为“寿”字,重纂成编,故题为《增寿千字文》。篇中摭拾纪载,遣字纾词,颇多佳句。是书有《亚谷丛书》本。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便仿效各家,自出新意,重为编次。当时正值康熙后壬寅(康熙六十年,1722年),其明年为清圣祖七旬万寿,当时诸臣皆预为祝诗,冯氏乃易周氏原文重出的“洁”字为“寿”字,重纂成编,故题为《增寿千字文》。篇中摭拾纪载,遣字纾词,颇多佳句。是书有《亚谷丛书》本。
八卷。康有为(详见《中庸注》)撰。首有自序。总论第一,性命第二,心身第三,仁义第四,礼智第五,孝悌第六,仁不仁第七,王霸第八,仁政第九,同民第十,政制第十一,外交第十二,战第十三,贵耻第十四,师友第十
十二卷。《诗集》六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空山,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番禺知县。学识渊博,通经义,工文章,对金石考据功力尤深。著有
二十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广西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提督,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通经义,讲声韵之学。著有《经德堂诗文集》、《
八种,十七卷。民国陈炬编。陈炬字衡山,贵阳(今贵州省贵阳市)人。丛书所收八种为:陈矩《灵峰草堂集》四卷、《凫氏为钟图说补义》一卷、《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天全石录》一卷、宋刘攽《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二十二卷。宋朱肱(生卒年不详)撰。朱肱,字翼中(一作亦中),自号无求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初官奉议郎,故后人多称朱奉议。朱肱精研《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110
二十六卷。释文剩稿一卷。清吴大澂编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该书为著录吴氏所辑铭文的拓本,但吴氏尚未成书,这是后人取以刊印的。所以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序十四卷之数不合,而且释文也不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史籍记载孟子事迹多疏略,明清诸家所撰孟子年谱、考略等亦互有异同。林氏据《史记》中各世家、表、传及《战国策》、《竹书纪年》等书中有关资料,考时事之远近,证游历之
四卷。《集外诗》一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号海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因事为太祖所恶,伪作疯癫,以病免归。少时以《白燕》诗得名,人称袁白燕。其诗学杜甫,重在
二卷。王国维(详见《曲录》)撰。《录鬼簿》为元人钟嗣成所撰,王国维以通行的曹栋亭刻本为底本,与明抄本及江阴缪氏藏清初尤贞起抄本参校,标出各本的异同。又取宁献王《太和正音谱》、钱遵王《也是园书目》以及《
二十四卷。清浦龙渊撰。该书因《系辞》“包牺氏王天下”之文而认为六十四卦无一不是帝王师相之事,是明主良臣所以致太平之书。因乾卦六位时成之文而认为六爻中君臣上下各有所司。周公分位系辞,正名定分均取于此。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