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因宜堂法帖

因宜堂法帖

八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所刻《唐宋八大家法帖》、《晚香堂苏帖》、《白云居米帖》,多收伪书。此《因宜堂法帖》是伪书较少者。其第一卷为夏、商、周古篆。第二卷为秦、汉诏玺。第三卷为魏、晋、六朝书。第四卷为宋、齐、梁、陈、后魏、北周、北齐之书。第五册隋、唐之书。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皆唐人书。其所摹古刻,有碑有帖,也间有墨迹。其中宋时的王弘、陈时毛喜及唐孙过庭、徐浩等人书,是墨迹中的伪书。对汉、魏碑多缩成小字,只具碑之形象,书迹则不相似。《始平公造像记》,误“颜”字为“愿”,误“敷”为“敕”。字犹写错,何况笔法。又因《淳化阁帖》有“隆中对”一段,即认为是诸葛亮之书,甚为可笑。能依原样者,只有魏《司马昺志》、褚遂良《孟法师碑》等数种。有旌德姚氏本。

猜你喜欢

  • 辛丑纪闻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苏州吴县新任知县任维初因苛征民赋,平仓获私,激起当地人士不平,诸生倪用宾、沈玬、金圣叹等,遂有抗粮哭庙之举。适清世祖哀诏至,府堂设幕帐,哭临三日,诸生

  • 集注毛诗

    一卷。梁崔灵恩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约生活于510年前后。少笃学,尤精于“三礼”、“三传”。先仕北魏为太常博士,梁天监十三年(514)南归。武帝因推崇其儒术,拜为员外散

  •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

  • 同姓名录

    ① 十二卷。录补一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君房,晚年改字僧杲。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农丈人文集》二十卷,《乙未私志》、《吴越游稿》。周应宾录补

  • 万珠袍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的情节大略为:扬州人庞万珠生性放浪,赖其封王之祖留下的万颗明珠,屡欲纳妾。其妻梁凤娟甚为忧虑。恰好梁凤娟之父的属下黄佐领家中贫困,令其妻携长女娇莺、次女娇燕移居梁府。梁凤娟与

  • 西涧初集

    六卷。清刘然(约1676前后在世)撰。刘然,字简斋,江苏江宁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西涧初集》卷首有杜浚康熙十七年(1678)作的序文,称其诗文“闳阔深奥,不可名状”。但观其内容,却有名不副实之感。

  • 枕中记

    见《枕中书》。

  • 巢睫集

    四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为明代诗文作家、书法家。字子启,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1404)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少詹事。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他才

  • 余庵杂录

    三卷。明清之际陈恂(生卒年不详)撰。恂字子木,原本姓曹,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余庵杂录》系其杂说经义诗文、兼载碎事之文,部分语句抄袭他人之言,如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全

  • 说经札记

    八卷。明蔡汝楠(1514-?)撰。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侍郎。除此书外,还著有《自知堂集》、《武夷游咏》。史书称他为官期间曾以忧归,聚诸生石鼓书院,讲求经义,此书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