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文粹补遗

唐文粹补遗

二十六卷。清郭麟(1767-1831)编。郭麟,字祥伯,号频伽,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少富才华,号称神童,盛名传于江淮之间,著有《灵芬馆词》(已著录)等。前有作者自序,称宋代以后文体驳杂,“惟《文粹》一编足折流弊”,(《文粹》即姚铉所编的《唐文粹》),于是编此书以补《文粹》之不足。因其成书于《全唐文》未纂之前,故对搜辑唐代之佚文颇多裨益。此编共收录终唐一代二百余年间表奏书疏、议赞箴铭、诫说碑志、行状书笺、启序传文等诸种文体,共二百四十七篇文章。大体以时间顺序排列,首列魏征《十渐疏》。与《唐文粹》相较,《补遗》未录诗赋(因前书已颇详实),但增加了议辨箴铭、释道碑志之文,并新创了“行状”一门。该书最早版本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4)刻本,后有光绪九年(1883)江苏书局辑刻《七朝古文》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天经或问前集

    四卷。清游艺(生卒年不详)撰。游艺字子六,建宁(今福建建瓯)人。是书分前后二集,此前集。前集就天象日月星辰之运行及风雨雷电霜雾虹霓之类气象问题设问设答,阐明其原由。尤为卓识者,不言占验。全书就历术原理

  • 小长芦馆集帖

    十二卷。清严信厚辑。严信厚字小舫,工书并精于鉴赏。此帖是以其家藏墨迹汇成。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成。其中元人书一卷,明人三卷,清人八卷。对明清两代之书,所收多精品,元人书较逊色。如赵孟頫书《渊明事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

  • 四声均(韵)和表

    五卷。清洪榜撰。洪榜字汝堂,一字初堂,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年三十五卒。少与同郡戴震、金榜友善,粹于经学,尚著《易述赞》、《示儿切语》、《周易古义录

  • 圭塘款乃集

    二卷。元许有壬(1287-1364)等撰。许有壬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官至御史中丞,中书左丞。同见《至正集》)等撰。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既致仕归,以赐金得康

  • 明小史

    八十九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此书汇辑明人传记说部文献,共四十六种,均为常见之本。所录止于嘉靖中,盖为隆庆、万历间人所刊。

  • 隶经杂著甲编

    二卷。清顾震福撰。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人,光绪丁酉举人。该书所考,皆信而有徵,不作向壁虚造之言。或发明故训,或释疑辨难,解决了不少群经考释中的疑难问题,可以作为读经的参考。

  • 卧雪堂经说

    一卷。清末至民国袁嘉谷(1874-1937)撰。嘉谷字树圃,号屏山、屏山居士,云南石屏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民国以后,官至云南盐运使,后任云南东陆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

  • 九经字样

    一卷。唐唐玄度(生卒年不详)撰。玄度为文宗开成间(836-840)翰林待诏,据《唐会要》云:“太和七年(834)二月,敕唐玄度覆定石经字体。十二月,敕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创立石九经。”玄度《九经字样》

  • 潭柘山志

    二卷。神穆德撰。神穆德,清宗室,镶红旗都统,曾任镇守朔平府等处建威将军。潭柘在京西七十里。山本自太行,冈连西山,称太行第八陉。山势险峻,上干云霄。挹抱回环,峦重岭复。主山以培当群山之心,九峰扆而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