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御览诗

唐御览诗

一卷。又名《唐歌诗》、《选进集》、《元和御览》,或《御览诗》。唐令狐楚(766-837)编。令狐楚字谷士,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召授右拾遗,官至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于官。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乃宪宗时奉敕编进。其结衔题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考楚本传,称皇甫鎛与楚厚善,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817),裴度以宰相领彰义节度使,楚草制,其词有所不合,停楚学士,但为中书舍人。则此书之进在元和十二年以前。陆游《渭南文集》有是书跋曰: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案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诗,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览》所载卢纶诗三十二篇,正所谓居十之一。据此,则《御览》为唐旧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之故。此本人数、诗数均与陆游所跋相合,盖犹古本。所录惟韦应物为天宝旧人,其余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张籍、杨巨源并及于同时之人,去取凡例,不甚可解。其诗惟取近体,无一古体。盖中唐以后,世务以声病谐婉相尚。其奋起而追古调者,不过韩愈等数人。楚亦限于风气,不能自异。本传称令狐楚于戕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旧唐书》李商隐传亦称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隐。均不称其诗。今所传诗一卷,惟宫中乐五首、从军词五首、年少行四首差为可观。气格色泽,皆与此集相同。盖取其性之所近。其他如《九日言怀》诗之二,九即重阳,《立秋日悲怀》诗之“泉终闭不开”,《秋怀寄钱侍郎》诗之“燕鸿一声叫”,《和严司空落帽台宴》诗之“马奔流电妓奔车”,皆时作鄙句。而《赠毛仙翁》一首,尤为拙钝。盖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录如卢纶《送道士》诗、《驸马花烛》诗、郑纵《邯郸侠少年》诗、杨凌《阁前双槿》诗,皆颇涉俗格,亦其素习之故。然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上比《箧中集》则不足,下方《才调集》则有余。有《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系编辑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收入此集。

猜你喜欢

  • 周易本义爻征

    二卷。清吴日慎著。吴日慎字徽仲,号敬斋,新安人。著作除此书外,还有《易义集释》、《周易本义翼》,均佚失。此书以史事证经,取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条分缕析,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相对应,使读者从相应的史事中

  • 易经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字叔大,号实斋,海宁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由中书科中书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清恪。其书以六十四卦每两卦为一篇,前列经文而以总论尾随其后。前无序文,也没有凡例。观其两卦合并之

  • 卦义一得

    无卷数。明来集之撰。此书每卦均大约举其要义,有所发明处不过数语,故取名为一得。其中颇有精当透彻之语,但支离破碎之处也不少。如释讼卦说,天开于子,水归于壑,见其始而不见其终,此天水讼之可以谋始而不可以成

  • 午风堂诗集

    六卷。清邹炳泰(1741-1820)撰。炳泰字仲文,号晓屏,江苏无锡人。乾隆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遇事持正,人不敢于以私。嘉庆间兼顺天府尹。林清变起,未能先事觉察,降中允。至仕归

  • 水经要览

    一卷。清黄锡龄著。黄锡龄,南城人。《水经要览》小方壶斋本。共一卷。此书叙列河流,依次为汾河、渭河、泾水、洛水、济水、汶水、沁河、汴河、辽水、鸭绿混同二江、大小凌河、胶水、溪水、丹水、淄水、漆河、卫河、

  • 后山词

    一卷。宋陈师道(1053-1101)撰。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代诗文家。经苏轼等举荐为徐州学府教授。元人方回认为:杜甫为江西派初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 说文经斠

    十三卷。清杨廷瑞(生卒年不详)撰。廷瑞字子杏,号澂园,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著作另有《说文正俗》。是编依十三经分为十三卷,据《说文》字义以考经传本字原当作某,每字列《说文》篆体及许氏所训之义于首,注

  • 五桂楼书目

    四卷。清黄澄量编。黄澄量,字石泉,余姚人,目录学家。生平酷爱古籍,于故居前拓地建楼,用于藏书,曰“五桂楼”,编著《五桂楼书目》。该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部分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总义

  • 读左一得

    四卷。清邱命三撰。命三,上杭(今福建上杭)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其中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如经义、文字训诂、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有所论列。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精刊本

  • 梦晓楼随笔

    一卷。清代宋顾乐(生卒年不详)撰。宋顾乐字玉才,常熟(今江苏南部)人。此书主要内容为评论唐、宋、元、明诸名家的诗文,并简要介绍诗文集中的内容,很象简明提要。但全书前后无序跋,没有目次,也不按年代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