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味经斋遗书十五种

味经斋遗书十五种

四十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十五年(1745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迁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为官清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任直隶学正时,典满州及蒙古童生考试,因主考严格引起贵族子弟不满,考生起哄,使御史上书免他的职。后来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搜得考生夹带,惩罚肇事者,方平息这场风波。典试浙江时,巡抚馈金不受。不得已,巡抚又送二品冠给他,在途中,随员告诉存与,冠顶有价值千金的珊瑚珠,存与便派人到千里之外送还。庄存与为清代今文经学的代表,常州学派的开创者。他通六经,治《易》贯穿群经。虽旁涉天官、分野,但不象汉、宋人参入术数言《易》。著有《彖传论》、《彖象论》各一卷,《系辞传论》、《卦观象解》各二卷,《卦气解》一卷。治《尚书》不分今古文字异同,剖析疑义,深得孔书序义以及孟子论世之意。著《尚书既见》三卷、《尚书说》一卷。所著《春秋正辞》不讲汉学之名物训诂,而专讲“大义微言”,是清代今文学的第一部著作。但他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今文学者。庄氏治《诗》则详于《变雅》,发挥大义,著《毛诗说》四卷。另外还著有《周官记》、《周官说》。所著后人编为《味经斋遗书》。庄氏之学传其侄述祖、外孙刘逢禄。自此庄氏之学遂大炽。《味经斋遗书十五种》目录:《易》一,《彖传论》一卷,《彖象论》一卷,《系辞传论》二卷,《八卦观象解》二卷,《卦气论》一卷。《书》二,《尚书既见》三卷,《尚书说》一卷。《诗》三,《毛诗说》四卷。《周官》四,《周官记》五卷,《周官说》五卷。《春秋》五:《春秋正辞》十一卷,《春秋举例》一卷,《春秋要指》一卷。《乐》六,《乐说》二卷。《四书》七,《四书说》一卷。有清道光间宝研堂刻本,及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愚谷丛书

    见《拜经楼丛书》。

  • 禅门口诀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口诀》一书,是智门人弟子杂记其平时教诫及问答内容的书。全书有二十二则,约五千余言,皆说六妙门中调息治病之事。晓知出家僧人习禅坐禅应注意身

  • 诗考异补

    二卷。清严蔚(生卒年不详)撰。蔚字豹人,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诸生。严蔚为严虞惇之从曾孙。严虞惇撰有《读诗质疑》一书,其书后附有《考异》一卷,补宋王应麟《诗考》之未备者。蔚著此书,乃欲补其从曾祖之未

  • 圣门诸贤辑传

    一卷。清查光泰辑。光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收孔子弟子及孔鲤、子思、孟子等共八十人,有独传,有数人或数十人合传,共18篇,各以类相从,记其言行事迹。无事实者则仅传其名。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年)刊

  • 续玄怪录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 斜川集

    十卷。旧本题宋苏过(1072-1123)撰。苏过,苏轼之季子。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事迹附载于《宋史·苏轼传》。其集,《文献通考》作十卷,但世无传本。王士贞《香祖笔记》称:“康

  • 春秋条辨

    不分卷。清梁鸿翥撰。鸿翥字志南,德州(今山东德州)人,乾隆年间岁贡生,著有《周易观运》、《尚书辨义》、《仪礼提纲》、《周官辨义》、《四书阐注》等。《春秋条辨》是作者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

  • 中庸篇义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以《朱子章句》为主,兼采郑康成、孔沖远之说,间下己见。每段后有总解,融贯一节之意。大抵对三家之说,各取所长,不墨守成规,期达经旨。义取丰实,语删枝蔓。其释“致中

  • 左传补注

    ① 六卷。清惠栋(详见《周易述》)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

  • 诸经纂注

    三十四卷。明杨联芳(生卒年不详)撰。杨联芳字懋赏。漳州(今福建漳浦)人。本书成于万历四十一年。杂采诸经、分类编辑。又各注字义于旁。以便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