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畿内授田考实

周礼畿内授田考实

一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著有是书及《周易传义》、《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说》、《井田出赋考》等书。《耆献类征》及《清史列传》有传。此书专论《周礼》畿内授田之制度。书中认为乡之田制与遂相同,以乡遂授田为一制。郊地四同,甸地十二同,稍地二十同,县地二十八同,都地三十六同。郊、甸无采地,稍、都有采地。按此书畿内授田之制,周时已不能尽行,不过虚存此说。又关于“不易、一易、再易之地”,胡氏之说不如惠栋所说圆满。又此书依据郑玄注”王地千里,积百同九百万夫之地”推测“远郊之内,定受田十二万家;甸、稍、县、都,定受田二百八十万家”,这个数目似乎太大,不足为据。有蛰园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闻喜县志斠

    三卷,首一卷。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陈作哲字镜堂,陕西凤翔县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光绪三年(1877)任闻喜县知县。陈作哲学识渊源,擅长考据。其掌闻邑后,见闻喜旧志体例考据讹误累累。故调查域

  • 建德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张赞巽、张翊六修,周学铭等纂。周学铭,邑人,官湖南候补道、光绪十八年庶吉士。建德有志,创始于明正德十五年,至隆庆五年而重修,至清顺治八年、康熙元年、乾隆四十三年、道光五年,复相继修之

  • 韵白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生平著述,见“声韵丛说”。是编杂论古韵、今韵、词韵、曲韵,与《韵学通指》相呼应。论者谓是书大抵审定今韵之功多,而考证古韵之功少,故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焉。是编有顺治五年(1648

  • 庄子点勘

    十卷。清吴汝纶(详见《易说》)撰。明清圈点训释《庄子》者已有多家,吴汝纶撰此书是集释德清、方以智、姚鼐等家之作进行圈点、校勘。其书前列所选书目八篇十四节,书中所圈识的仅涉及《逍遥游》、《养生主》、《骈

  • 石川诗钞

    三卷。清方觐(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方觐,字近雯,号石川。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西安布政史,曾从学于朱彝尊。姚世钰评其诗云:“周旋于亲爱伦理之间,缠绵悱恻,有温柔

  • 书经互解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以《尚书》中的文字来解释其中别处经文,较好地把握了《尚书》全书的含义,其所解释之者,意义都很贴切,在清人《尚书》研究中独辟蹊径。如范士增以“罔有攸赦”来解释“怙终贼刑”;以“元后

  • 诗缉

    三十六卷。严粲(生卒年不详)撰。严粲字坦叔,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清湘令,有《诗集》一部(见《宋史·艺文志》)。《诗缉》是南宋时代较有影响的尊序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吕祖谦《吕氏家塾

  • 昨梦录

    一卷。宋康与之撰。生卒年不详。康与之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属陕西)人,南渡后,流寓嘉禾(今福建)。依附秦桧,擢为台郎,以文词受到高宗赏识,在朝中俱作阿谀粉饰之词,秦桧死,被贬五羊。除本书外

  • 中庸臆说

    一卷。清常茂仁撰。茂仁字炳南,河南密县(今河南密县)人。著有《书经臆说·大诰篇》、《诗经臆说·父王篇》。其说《中庸》,以孝字为宗旨,其大意谓中庸宗旨,只是一孝,吃紧在先有其终,此孔孟待阐之旨,程朱未窥

  • 天潢玉牒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主要记述明太祖历代世系,以及太祖出身寒微、起兵、登极后事。其书略以编年为次,凡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都一一详列。据考,此书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故有些记载与史实不符,不足据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