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戚氏音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称之,则亡佚已久。马国翰依据《释文》所引,并参稽《集韵》,辑得五十余条,订为一卷,刻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此亦犹可见戚书之一斑。然马氏所辑间亦不免讹脱,脱者如《掌次》“以待张事”,《释文》出张,戚如字;《肆师》“颁于职人”,《释文》出职,戚音弋,注枳同。以上三条《周礼注疏》本具有而马氏漏辑。讹者如“凡王之稍事”一条,本属《膳夫》之文,而误入《宫正》;《巾车》“为士”条,“本或作缌”,缌误总;《考工记》“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释文》出戚,徐刘将刘反,意谓徐氏刘氏音戚速之戚将六反,文义甚明,而马氏误以戚为戚氏,谓戚氏音朴属之属将六反,殊非。此外,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于《雍氏》出祚,戚在洛反,《弓人》出秋杀杀闪,戚色界反,此为《周礼注疏》本所无,马氏不及见,亦宜补入。

猜你喜欢

  • 炉火鉴戒录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俞琰所著之书,多阐明玄学。此书专言外丹炉火之事,强调为之者未必成,而致祸者十之八九。历引古今事迹及前人议论作为鉴戒。自序称“兵后槁,不复存,姑举其略”。《四库提要》

  • 续笺山房集略

    十八卷。清郑道明(生卒年不详)撰。道明字希廉,号松冈,怀宁(今属安徽省)人,乾降元年(1736)副榜贡生。是书共分十部,每部单命标题,皆为道明读书感识札记之文。一卷曰理气解略;二至四卷曰四书解略;五卷

  • 孟子年表

    一卷。清孟经国辑。经国,清中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表分年记事,并以夏、商、周三代所用岁首,虽子、丑、寅不同,但止以其目为岁首,故孟子四月初二生日,不必改为二月。又以孟子之字据《孔

  • 周易象通

    八卷。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二十年(1592)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该书只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还古义,却不料转生臆说。如不用陈抟先天图,也不用周子太极图,而另造四种河图,说是三

  • 蕴真居诗集

    六卷。《诗余》一卷。清陆学钦(1763-1806)撰。陆学钦,字小若,一字敦书,号蕴真,江苏太仓人。嘉庆举人。诗法唐人,近东坡。诗与古文俱为钱大昕所赏识。琴棋书画、篆刻、词曲无不精绝。性耿介率直。除《

  • 砚史

    一卷。宋米芾(详见《画史》)撰。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备列晋砚、唐砚、宋砚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从玉砚至蔡州白砚共二十六种,特别对端砚、歙砚,辨之

  • 栖香阁诗赋合刻

    一卷。清夏菊初撰,夏菊初,生卒年不详,字闺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王蓉生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为诗、赋合刻。诗多试帖,赋皆馆阁体。有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又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

  • 徐太拙诗稿

    三卷。清徐振芳(1598-1657)撰。徐振芳为清代文学家。字太拙,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天启七年(1627)副榜,崇祯九年(1636)补遗才。崇祯末年,荐授后军都督府都事。明朝灭亡后,曾组织义

  • 呼伦贝尔志略

    一卷。民国程廷恒纂修。程廷恒字守初,江苏昆山人,清末至民国初,供职东北。著有《抚顺县志》、《宽甸县志略》等。民国十年,任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其于工作之余,悉心搜讨,闻见所及,辄笔书之。不久又于署

  • 清皇室四谱

    四卷。清末民初唐邦治(生卒年不详)辑。邦治丹阳人,该谱为作者在清史馆供职时所编,分帝后、妃、皇子、皇女四编,其生卒年月大都依据《玉牒》,凡有事实可征者,皆具小传。近人张尔田撰《清后妃传》,较此书为详赡